著想!”房玄齡急出,為李靖申辯。
“請陛下明察!”杜如晦亦挺身而出,支援李靖。彼等雖為文臣,然皆隨陛下歷經亂世,深知輕重緩急。
李靖功勳顯赫,令世家心生忌憚。李世民亦思量平衡各方勢力,以維朝局穩定。
頡利可汗被押上前來,面色憔悴,全無昔日突厥可汗之風采。
“罪臣頡利,參見大唐皇帝陛下!”頡利可汗向李世民跪拜,磕頭至地,極盡卑微。其心恐懼,恐李世民下令殺之。
李世民見之,哈哈大笑,氣勢豪邁,一一列舉頡利可汗之罪狀。頡利可汗俯首,連連認錯,不敢有辯。
“頡利,你可服了?”李世民問頡利可汗,聲如洪鐘。
“頡利服了。”頡利可汗全身氣力盡失,心如死灰,頹然答道。
慶功宴上,突利、頡利等突厥要員盡皆被帶至,蕭皇后與楊政道亦在其中。
太上皇李淵亦至,雖年愈發蒼老,然精神矍鑠,風貌依舊。
眾大臣多勸李世民誅頡利可汗,然李世民未從。反賜頡利可汗封賞,顯大唐皇帝之寬宏大量。
封頡利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賜長安豪宅美女。頡利感激涕零,五體投地,拜謝皇恩。
突利封北平郡王,亦賜長安豪宅美女,以彰其功。
較之頡利,突利則多得體面。有時,選擇投降之機,亦需巧思與智慧。
對於蕭皇后與楊政道,李世民盡顯寬宏。對蕭皇后禮遇有加,賜長安興道里豪宅一處,令其安享晚年。
蕭皇后感念李世民之恩,群臣皆贊陛下心胸寬廣,真乃明君也。
楊政道,被任命為員外散騎侍郎,此後將安享富貴,成為一介富家翁。
蕭皇后對此深表滿足,蕭瑀心中感激涕零,淚如雨下。
隨後,李淵亦出,發表感言:昔日大唐初立,國力未盛,為百姓安寧,不得不向突厥俯首。今李世民一統四方,既定中原,又清漠北。李淵言,自此可安心將天下託付於李世民。
李淵與李世民,父子二人皆淚眼朦朧,顯父慈子孝之態,忠臣為之動容。
若陸通在此,恐將笑嘻,父子倆皆如影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