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梁師都之後,大唐終統一自隋末以來之分裂局勢。
李淵讓太極殿,移居大安宮。
李世民於太極殿主持朝會,命吏部安排官員赴朔方任職,且將朔方更名為夏州。
待官員到位,柴紹即可班師回朝。
陸家莊內,程咬金閒暇之餘,尋陸通以解悶。
\"哎呀,柴紹那老頭運氣真好,若非俺老程在涇陽脫不開身,這次北伐定是俺去。嘿嘿。\"程咬金品著小酒,嚼著陸通簽到得來的花生米,自吹自擂。
\"如此說來,你比譙國公更厲害了?\"陸通望著程咬金,笑問。
\"那還用說,我這混世魔王的名號是白叫的?\"程咬金毫不羞澀。
\"你還是多關心一下土豆的事吧,想來不久之後,陛下就要對突厥用兵了。\"陸通對程咬金說道。
\"嗯?哪有那麼容易,突厥豈是好對付的。\"程咬金雖不懼與突厥交鋒,卻也深知其中的難度。
陸通不再多言,他總不能說歷史上李世民在滅了梁師都不久之後便對突厥用兵了吧。
長安城東市,含光閣重啟朱門,迎八方之客。琉璃珍品,二十件陳列於架,質勝往昔,價亦隨質增。
王府李管家,傳出佳音:三日後,含光閣將拍賣一件世間罕見的琉璃至寶。
琉璃文房四寶,引得世家豪族心動,皆誓在拍賣中必得此珍品。
二十件新上架之琉璃佳品,世家大族爭相購之,瞬息售罄,收入高達十五萬貫!
李世民之內帑,再增七萬五千貫。金銀滿倉,使之重溫財富之盛。
昔日為秦王,李世民常感財富充盈;今朝雖貴為九五之尊,國庫空虛,竟至鼠亦嫌棄。
縱然十萬貫於李世民非鉅額,然其家業宏大,後宮用度繁多,加之賞賜大臣不可吝嗇,以致李世民頗有負債之君的感覺。
\"陸通實乃朕之福星,雖其性懶惰,然心思縝密,深得朕心。\" 李世民憶及陸通,心情大悅。
李世民思及陸通已十九歲,尚未成家,心中暗思:是否該為他說一門親事?
然轉念一想,李世民覺此舉不妥。陸通才幹非凡,日後必增封賞。為防重臣結黨,李世民不願將陸通推予他人。
李世民心念一動,欲使陸通成為駙馬,然其女尚幼,非適婚之年。
庶出之長女,襄城公主,年僅十一;其他幾位公主,年齡更幼。李麗質年僅七歲,餘者更小。
然李世民不以為憂。陸通尚年輕,待女兒們長大,陸通亦不過二十餘歲。
古時,夫妻年齡相差十載,乃尋常之事。更有相差數十載者,亦不乏其人。
李世民考量更多的是政治,皇家之女,豈能盡言情投意合。
李世民喚來內侍,命其傳送口諭至涇陽縣子處,令陸通三日後進宮赴宴。
陸通接內侍口諭,心中錯愕:李二此番何意?無故邀我共宴,所為何事?
陸通不便詢問內侍,遂將疑惑擱置,心道:三日之後,自見分曉。
三日之期至,陸通攜薛禮至宮門,命守衛通報。
未幾,內侍出迎,引陸通入宮,而薛仁貴則守於宮門外,馬車之旁,靜候訊息。
立政殿中,李世民已備好酒餚。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居上位,右側為李承乾、李泰與李恪。左側則是李麗質、襄城公主。
\"陛下,涇陽縣子已至。\" 內侍入立政殿,向李世民稟報。陸通則於殿外靜候。
\"引涇陽縣子入殿。\" 李世民吩咐內侍。
未幾,陸通隨內侍至立政殿宴席。
\"微臣陸通,參見陛下,皇后殿下,及諸位殿下。\" 陸通行禮俯身。
\"陸愛卿,無需多禮,賜座。\" 李世民含笑下令。
內侍於李恪右側,置一軟墊。
陸通略顯尷尬,與皇子同席,似有不妥;與公主並列,亦覺不宜。
終,陸通硬著頭皮,跪坐於李恪之側。
少頃,尚食局人上菜奉酒。烤鹿肉與燉羊肉,酒乃陸通定期獻之上等酒中仙。
\"多謝陛下。\" 陸通向李世民拱手致謝。
\"來,食,無需拘禮。\" 李世民一聲令下,眾人方動筷品菜。
\"來,陸愛卿,與朕共飲一杯。\" 李世民對陸通言。
\"微臣敬陛下。\" 陸通急忙起身,一飲而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