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出手挑釁的原因之一。
直到那小白臉毫不費力就把鼎推到一旁項羽才眼前一亮。
見到趙子期言行輕嘖一聲,不過鑑於趙子期可能是和他一樣能舉鼎的壯士,還未等張良介紹就道:
“你們中原人就是麻煩,我叫項羽,是楚國貴族項氏一族後人。”
楚國地域廣泛,較為多元。
有部分楚國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原人,而是蠻夷,並以此為傲。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史記》)
張良擦擦不存在的虛汗,對上項羽這樣有理說不清的,有些尷尬:“這位的確是項氏後人,項羽。”
後又對項羽道:“這位是趙國公主之子,趙子期。”
趙子期無父,隨母,如今是趙國王氏的大宗,身份比項羽高上一層。
,!
六國舊貴族內部依舊保持著舊七國時的規矩,項羽也是。
這才雙方見禮。
隨即項羽便興高采烈的提議:“趙壯士可願與項某比試一番?”
趙壯士:啊?
一時間居然不知道先反駁那個趙壯士還是比試。
張良:“子期今年不過十四,這比試很不公平。”
自認道德很高,不能以大欺小的項羽滿臉惋惜:“那這樣,趙壯士,我們十年後一定約著比一場。”
趙子期其實也想試試兩個天生神力有什麼區別,心裡癢癢:“好,我們十年後不見不散。”
項羽很是豪爽:“好!某看壯士就知道你是個爽快人,我們不見不散!”
趙子期終於還是忍不住道:“你別喊我壯士,若是不介意,你直接喊我子期即可。”
項羽擺擺手:“都一樣,子期,你直接叫我籍也可。”
十年之約。
只是……
大秦的十九公子眸光微暗,繼續回憶。
項羽不是甘於屈居人下之人,他也是。
雙方都不願意低頭。
大澤鄉起義後,趙子期便找機會向著項羽下了死手,只是被項羽逃過一劫。
非但沒有解決這麼個對手,還多了個死敵。
不過或許是天意如此,
最終那一場戰爭恰好便是十年後。
那一年趙子期二十四歲,坐擁天下;項羽二十九歲,戰敗自刎。
:()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