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穩步發展(2 / 3)

苗,彷彿被施了魔法一般,紛紛破土而出,探出嫩綠的芽頭。在這嚴寒的冬日裡,這一抹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綠色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賞心悅目。

,!

在此期間,即使事務繁忙得不可開交,徐光啟還是抽出時間親自前往張好古的暖棚視察情況。當他看到那一片片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的菜苗時,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歎和喜悅之情。之前對於張好古反季節種菜的說辭還抱有一絲疑慮,但此刻親眼所見這些茁壯成長的菜苗,他終於徹底相信了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做法確實可行。只要能夠順利生長,那麼待到時機成熟,必然會迎來豐收的時刻。

徐光啟本就對農學有著深入的研究,並且一直以來對種植活動懷著濃厚的興趣。自從見識到張好古的暖棚成果之後,他便愈發著迷於此。從此以後,但凡稍有空閒,他都會迫不及待地奔向暖房,仔細觀察菜苗的生長變化,與張好古交流探討種植技巧和經驗心得。

而另一邊,由張好古苦心鑽研並搗鼓出來的鐵爐子也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迅速投入市場銷售。作為發明者的張好古,自然首先在自己家中安裝使用這種新型的取暖裝置。不僅如此,他還不忘給暖棚配備上鐵爐子,以確保冬季裡蔬菜們依然能夠享受溫暖適宜的環境。甚至連他尊敬的老師家裡,張好古都沒有遺漏,同樣送去了一臺鐵爐子以供使用。

由於這種鐵爐子採用煤炭作為燃料,相比傳統的燒木頭方式更為經濟實惠。每個爐子僅需二兩銀子,價格親民合理,即便是眾多普通家庭也完全能夠承受得起。因此,這款鐵爐子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泛歡迎和青睞,訂單如雪片般紛至沓來。短短時間內,透過銷售鐵爐子所獲得的收益高達幾十萬兩銀子,這筆豐厚的資金毫無疑問地流入了研究院,進一步推動著各項科研工作的開展和進步。

玻璃的大規模生產已然成為現實,這一成果令人矚目。張好古率先帶領眾人前往皇宮,將眾多窗戶替換成了晶瑩剔透的玻璃窗。此舉猶如給古老而莊嚴的宮殿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使得原本有些陰暗的宮殿瞬間變得明亮起來。

當陽光透過那嶄新的玻璃窗灑進宮殿時,整個空間都被溫暖的光芒所填滿。曾經昏暗壓抑的角落如今也充滿了生機與希望。在這樣光線充足、明亮宜人的環境中生活,就連崇禎皇帝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愉悅和開朗。他臉上的笑容日益增多,彷彿春天綻放的花朵般燦爛。

與此同時,宮中的妃嬪們對這些玻璃窗更是喜愛有加。她們紛紛驚歎於這神奇的變化,享受著透過玻璃投射進來的柔和光線,感受著那份前所未有的舒適與溫馨。

另一方面,大四輪馬車的生產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張好古此時正計劃著在京城投入使用這種新型交通工具,並邀請了博學多才的宋應星和聰慧過人的方以智共同牽頭,精心制定出一份詳盡的規劃方案。他們根據京城龐大的人流量仔細研究並繪製出合理的行駛線路。初步擬定先設定十條線路,每條線路安排十輛馬車運營。同時,還將每條線路細分為若干個站點,其功能類似於現代社會中的公共汽車站。不僅如此,連每輛馬車到達各個站點的具體時間也都經過精確計算和分配。待車輛數量達到一百輛之後,便會正式推向京城的大街小巷,為民眾出行提供便利。

在等待的同時,張好古也組織人員培訓車伕,每輛車兩個車伕,早晚兩班替換,每輛車上都有專職收錢人員。車伕一律青壯,培訓期間實行軍事化管理,張好古也制定出一套訓練方法,就是用了拿來主義,把現代的軍訓用作他們的培訓。並且還規定了,只要是郵政司人員,除了年老的,其餘人一概參加軍訓,哪怕是路上的人員,也要參加,所有人員輪流休息,十天休兩天,一天參加軍訓,一天自由活動。

且說那由方以智主導的注音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各項事務皆進展順利,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而此時此刻,所有的事情似乎都逐漸走上了正軌。就在這看似平凡的一天裡,忽然有人前來稟報,聲稱有一家人自江西遠道而來,姓氏乃是宋氏。張好古聽聞此訊息後,心中暗自猜測:莫不是那位久未謀面的宋應升?於是他趕忙起身出門檢視,果不其然,來人正是宋應升一家。然而讓他感到驚喜不已的是,此次前來的可不單單隻有宋應升一家,就連他們的三弟宋應景一家也一同抵達了此地。如此一來,兄弟四人當中,除了排行老二的宋應鼎因需留在家中看守門戶未能同行之外,其餘三人皆是拖家帶口地趕至此處。此外,隨同而來的還有宋應星年邁的母親、賢惠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

張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