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有了,還有扇面呢?倆人想了想,“魏公九千歲 ,王居高堂坐。烏紗攏白髮,龜鶴同延壽。”於是也洋洋灑灑寫上了扇面。這哪是祝壽詞啊!分明有藏頭麼,魏是烏龜啊。罵魏忠賢呢!
第二天,都來了翰林院。那兩位把對聯,挑扇拿了出來。
王致遠一看,又是造反 又是罵烏龜。太狠了啊,這也怕啊?要是魏忠賢看到了,小命就真的沒了啊!隨口就那麼一說,也習慣了,“好,很好,很好 ”這還好呢!
到了魏忠賢生日這天。王致遠還真就把這兩樣送上去了。另外也沒少買別的禮物。魏忠賢親自接見了王致遠 ,禮物不輕,還想拉攏王致遠呢?就親手接過扇子,一看“魏公九千歲……”當下高興的眼睛眯成了月牙 。“好,好,好”這也“好”呢?當下也沒細看,放在了一邊。對聯也準備掛起來看看。就這當空。來了聖旨,皇上親賜“福”“壽”二字。王致遠不禁擦了擦冷汗。 這邊對聯掛上了,那邊魏忠賢忙著擺香案,接聖旨。把這茬就扔下了。
對聯掛上了,扇面也看了。魏忠賢著急沒看出來 ,難道別人沒有看出來的麼。有,魏忠賢身邊不缺讀書人,有些還是有大學問的,看是看出來了。不管是對聯還是扇面都是罵九千歲的。可是沒人敢提這事啊!不敢說啊!說不得。魏忠賢吧!有這麼一個脾氣呀。
曾經有人說:“千歲,某人某天在某地罵您呢?”
魏忠賢一聽,有人罵我?砍了。殺完罵他那人後,魏忠賢一想,不對啊!他罵我讓我給砍了 ,你知道他罵我,這不讓我寒磣麼?把這個知道的也砍了。就這樣誰敢告訴魏忠賢啊!張好古死了就死了,可是我要是告了九千歲,我也活不了啊!就這麼滴,大夥心知故明,都裝作沒看見。
就這樣,那對聯滴溜溜掛了一天 愣是沒人告訴魏忠賢。
過了不長時間 崇禎帝要對魏忠賢下手了,再不弄魏忠賢,百官可就只知道九千歲,而不知自己這萬歲了。為了防止魏忠賢狗急跳牆,先把魏忠賢發配中都鳳陽去,這魏忠賢還沒到鳳陽,崇禎帝又讓魏忠賢返回京都。這下魏忠賢嚇壞了,心想去鳳陽是發配,死不了,要是回北京是非死不可了,還不知道怎麼遭罪死呢?乾脆吊死得了。
魏忠賢這一吊死,魏黨就樹倒猢猻散了。當然崇禎對魏黨肯定要算後賬了,於是當初的文武百官就互相揭發,爭取把自己摘乾淨。
有個官員跪下說:“啟奏吾皇萬歲,翰林院編修張好古也是魏忠賢的人。”
“砍了,”崇禎皇帝說。
這時又有一位官員跪下說:“萬歲,臣懇請刀下留人,要說別人是魏忠賢的人我信,可張好古絕對不是魏忠賢的人 。”
崇禎皇帝說:“你怎麼知道他不是魏黨的人?”
“我知道呀!前段時間魏忠賢不是做壽麼?張好古送了一個挑扇,一副對聯。”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