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
縱使劉三吾博覽群書,也未曾聽說過這個東西。
既然連聽都沒聽說過,皇上找他來操持?
“皇上,這報紙……”劉三吾面露難色。
“你別慌。”
朱元璋笑道:“報紙其實就是邸報,不過是面對天下百姓的邸報。”
面向天下百姓的邸報?
這麼一說,劉三吾就大致有些瞭解了。
“可是,邸報主要是官府內部傳遞朝廷一些政令文書之類的文抄,現在公諸於眾好嗎?再者,公眾對這個感興趣嗎?”劉三吾直言不諱。
“所以,這就是改名報紙的原因。”
朱元璋笑道:“既然名字改了,形式當然也要改嘛,除了一部分咱們想要讓公眾看到的政令文書外,咱們還可以增加一些時事訊息,或者寓教於樂的故事,又或者生產生活的知識,甚至可以是話本小說的連載,不拘泥於內容,主打一個百姓喜聞樂見。”
“說白了,咱們做這個報紙的目的除了傳達咱們想要傳達給百姓們的思想,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傳授給民眾以生產生活的知識,你明白咱得意思嗎?”
聽了朱元璋的話,劉三吾怔住了,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好一會。
劉三吾才開口道:“皇上的意思是……開民智?”
“嗯……”
朱元璋想了一下,隨後深以為然的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開民智這個詞其實是後世才會出現,但民智一詞古已有之,出自《韓非子·顯學》:“禹利天下,子產存鄭,皆以受謗,夫民智之不足用亦明矣。”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開民智,所以劉三吾順勢就講了出來。
細細一品。
這個詞還用得挺貼切,這讓朱元璋頗感驚訝。
而相比於朱元璋,劉三吾就更加驚訝了,嘴巴微張,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皇上此舉,還真是大膽!
要知道,知識曾經一度是被壟斷的,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輕易獲得閱讀的機會,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並以此為基礎獲取更多的資源。如此迴圈往復,才能讓世家子弟永遠站在社會的頂端。
隨著印刷術的發展,人們閱讀的費用越來越低,還有科舉的興起,平民這才有了一絲翻身的機會。
但仍舊很難。
所謂寒門貴子,寒門指的是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並非指貧民階級。
貧民階層其實一點機會都沒有。
現在皇上竟然向全民發行傳播知識的報紙,可以說是開歷朝歷代之先河,真正的給廣大底層百姓機會。
而且用報紙這個方式,也簡直是絕了。
讀書人的理想莫過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個理想確實只是理想,又有哪個讀書人能夠做得到?
但是現在,劉三吾感覺他真的有可能做到其中的一兩點,譬如為生民立命,譬如為往聖繼絕學。
劉三吾心中一陣激動,深深拜下:“草民一定竭盡全力,不負皇上重託。”
……
報紙一事,朱元璋交給劉三吾去主持,並且將那本《天工開物》一併交給了他。
劉三吾看到《天工開物》的時候,驚為天人。
他不知道皇上上哪搞來的這本著作,但是這本著作的內容全都是十分實用的知識,有不少知識都是他不曾知道的,將這些知識透過報紙的形式傳播至民間,這是真正的造福於民。
劉三吾對報紙一事異常的重視和認真。
剛一接手通政司,便帶領著通政司一眾大小官員投入到大明第一份報紙的製作當中……
……
而煤炭那邊也有了眉目。
朱樉給朝廷傳回了一道文書,詳細講述了他到山西安太堡之後的的情況。
按照朱元璋的交代,朱樉到了安太堡之後,便聯絡了當地的地主鄉紳以及富商,向他們展示了蜂窩煤的妙用,毫無疑問的,那些地主鄉紳以及富商垂涎不已,隨後朱樉順理成章的提出股份制合作的方式。
雖然只帶了五十萬兩銀子的啟動資金去,但是有了股份制合作的模式,一點也不差錢。
有了充足的資金,一切就都好辦了。
山西,是大明重要的人口和納稅大省,因為這裡受到改朝換代戰亂影響最小,加上這些年正好風調雨順,所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