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朱元璋不知不覺中正在踐行著這個最好的教育方法。
去松江實地看了特區的變化,現在再經過朱元璋的講解,眾皇子都是聽得津津有味。
而且朱元璋講的知識可比學堂上那些老夫子講的四書五經有趣多了。
原來王朝更迭中還蘊藏著這樣的規律。
原來元兇是土地兼併。
原來咱們老朱家也是土地兼併的受害者。
原來改良後的紡紗機和織布機叫做生產力提升,而生產力的提升正是改變整個社會的根本……
……
朱元璋享受著教育兒子的樂趣,而這些新奇的知識,則是讓眾皇子的三觀顛覆,不時發出驚歎之聲。
就是馬皇后也聽進去了。
馬皇后並非一般女子,她也是喜歡看書之人,並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她發現朱元璋說的,初聽之下有些古怪,但細細一想便不得不為之震撼,竟似乎直達歷史的本質。
原來還能從這個角度去看待事物,看待歷史。
“重八,你上哪學了這麼多新奇的知識啊?”馬皇后美眸詫異的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笑笑,故作高深回道:“秘密。”
馬皇后忍不住白了朱元璋一眼,不過她也銳敏的覺察到,朱元璋的背後定是有高人指點,因為她知道的,朱元璋這個不愛看書,但他喜歡聽別人講,這些直達歷史本質的知識,不可能是他自個想出來的。
既然朱元璋不說,她也沒有追問。
一家子其樂融融,大明現在又蒸蒸日上,她又何必去究其根源呢?那樣只會自討沒趣……
……
從松江特區回來,朱元璋的心情明顯變得好了很多。
馬皇后原本想著節儉過年的,朱元璋又拿出了一筆錢,讓馬皇后好好過個年,給皇子們添一些新衣裳,壓歲錢多給點,讓他們自己想要買啥就買,後宮那邊的妃嬪們也都添一些首飾和衣裳。
往年國庫年年虧空,這讓朱元璋不敢鋪張浪費,宮裡的吃穿用度能壓縮的就儘量壓縮,馬皇后更是勤儉持家,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甚至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衣料,被面什麼的。
但是今年,朱元璋卻從劉基交上來的松江特區交上來的三百多萬兩銀子中將零頭給扣了出來。
這筆二十多萬兩的銀子不僅讓他可以帶一大家子下了一趟江南好好的玩了一回,見到了松江特區的變化,還足夠讓宮裡過上一個好年。
得到了比往年更多的賞賜,妃嬪們開心得不行,給朱元璋伺候得那叫一個舒服,來年恐怕又要添皇子公主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大明立國以來,年年財政困難,講真的,朱元璋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即使是立國了,都還沒有好好享受享受過。
今年總算是過上了一個還算可以的肥年。
有錢的感覺真是好。
朱元璋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覺到這一點。
過年。
整個大明上下沉浸在祥和的氣氛當中,朱元璋一家子也不例外。
洪武四年正式來到。
年關一過,大明這個龐大的機構從上到下也都開始重新運轉起來,百姓們也都重新投入到新一年的生活當中。
新年新氣象,大家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
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新年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朱慡去山西。
山西的安太堡有一處很大的露天煤礦,已經開採,不過開採的規模並不大,因為這個時候的大明對煤炭的需求量並沒有那麼大。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如果煤炭真的可以用於燒火取暖,那麼對於煤炭的需求量將會激增。
如果朱樉真能將安太堡經營得跟劉基的松江特區一樣,那朱元璋都能想象得到那樣的畫面,當地的百姓都參與到煤炭的開採以及蜂窩煤的製作當中,一車車制好的蜂窩煤沿著官道運向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地區,掀起一陣搶購潮,黑色的蜂窩煤轉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朱元璋現在對白花花的銀子有些越來越痴迷了。
為了保證朱樉能夠順利開展煤炭開採工作,朱元璋把剩下的幾個去年科舉錄取的年輕進士都派給了朱樉。
朱元璋不想給朱樉派老臣,而且老臣也不行。
一來年老力衰,動動嘴皮子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