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沉思中。
白霽雪站在她的身後,目光復雜地望著師尊。
從未見過洛青霜露出這樣的神情,從未見過她對一位年輕人的回答流露出如此明顯的震動。
“師尊……”白霽雪輕聲喚了一句,卻發現洛青霜依舊沒有動靜。
這讓她心中的震撼愈發濃烈。
洛青霜終於微微抬起頭,清冷的目光再次鎖定了蕭寧。
這一瞬間,她眼中的複雜與震撼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難得的欣賞與探究。
她的聲音輕輕響起,卻如秋夜的寒風般清晰入耳:“面具公子。”
蕭寧緩緩抬眸,神情依舊平靜,目光中沒有一絲波動。
洛青霜看著他,輕輕點了點頭,似乎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
夜色深沉,胭脂湖畔的秋風拂過,吹散了菊花的芬芳,卻無法帶走眾人心中的震撼。
湖面泛著粼粼的波光,月光灑下的銀輝如水,映照在柳枝與燈火間,勾勒出一片清幽與寧靜。
然而,圓臺四周的人群卻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寂靜,彷彿夜色與湖光都在為這一刻屏息靜待。
洛青霜手中捧著蕭寧的答卷,那四個字遒勁有力,似有萬鈞之重,直壓得她心湖泛起層層漣漪。
“中庸之道……”
這四個字從她心中流轉開去,起初她只覺得驚豔,但隨著思索的深入,竟然愈發覺得震撼。
“中庸,竟是如此深邃的道理。”
她的目光下意識地再次落在紙上,那清秀的字型,筆鋒間含著骨力,字形間藏著鋒芒,既有規則,又不失靈動,竟彷彿以書法闡釋了中庸的本質。
“以‘中’為主,以‘庸’為輔,形雖平靜,卻暗藏天地間的至理。”
洛青霜的指尖微微一緊,內心的思緒翻湧如潮,越來越清晰,卻又越來越複雜。
“中庸之道,不只是修身之法,更是治國、平天下之道。”
她的思緒漸漸擴充套件,彷彿開啟了一扇從未被觸及的大門。
“修身克己,以中為衡,以度為標,不偏不倚,剛柔並濟,這不正是聖賢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治國安邦,禮法並行,既不為私慾所累,也不為苛法所限,不偏執,不過度,這才是真正的王道之法。”
她的心中,漸漸對“中庸之道”的內涵有了更深的體悟。
“中庸之道,果然不同凡響!”
這一刻,她不禁抬頭,再次望向蕭寧。
那個身影依舊挺拔如松,他的面具掩映下,是誰也無法窺探的神情,而他那份從容與靜謐,卻讓洛青霜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歎服。
“這樣的人,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與胸懷,才能提出這樣的理念?”
洛青霜一貫冷峻的目光,此刻竟流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探究與欽佩。
她抬頭看向四周,發現無論是柳山居、徐白眉這樣的文壇大儒,還是那些年輕學子,甚至十佳麗席間的佳人們,目光都凝聚在蕭寧身上,帶著毫不掩飾的敬意與佩服。
洛青霜心頭一震,這種場面,在她的認知中從未有過。
她思索再三,深吸一口氣,轉過頭看向手中的答卷。
“越想,越覺得驚豔;越讀,越覺得深不可測。”
她的目光再次掃過那四字的筆鋒,心中突然一頓。
“不對……”
她的思緒停留在了這些字跡上。
這四個字,不僅是絕妙的答題,更似乎帶著某種引導,讓她產生出更多的聯想。
洛青霜陷入了沉思,眼神逐漸變得深邃。
她的心中,越想越覺得驚豔。
她突然意識到,這四個字不僅僅在回答她提出的“度”的問題,而是帶著一份超越她所能想象的智慧與哲思,引領她走向更高的認知層次。
她靜靜地站在那裡,眉宇微蹙,雙手將答卷捧得更緊,彷彿這薄薄的紙張,承載著萬鈞的分量。
“不行,我必須要問清楚。”
這一念一出,她竟然不再遲疑,緩緩抬起頭,目光直視臺上的蕭寧。
“面具公子。”洛青霜的聲音清冷,卻帶著從未有過的鄭重與探尋。
蕭寧微微抬眸,面具下的眼神沒有任何波動,只是靜靜看著洛青霜,等待她的言語。
洛青霜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但她的目光,卻不曾有一刻離開那抹青衣的身影。
“這一問,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