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焦急和好奇。
“莫非,這題目難住了他?”
“不至於吧?以他的氣度和學識,應當不至於為難。”
丹鳳朝陽站在人群中,雙眸緊緊鎖住臺上的蕭寧,目光中滿是期待。
“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紫煙繞輕聲說道,目光同樣帶著幾分探究:“不過,他若真不能作出好詩,那未免太令人失望了。”
紅衣翩翩笑而不語,似在等待蕭寧的表現。
而圓臺上的白雪霽端坐如蓮,目光淡然,眼底卻隱隱有幾分期待。
蕭寧終於抬起手,握住毛筆,蘸了蘸墨。
他輕輕抬筆,在宣紙上寫下第一個字。
筆鋒落下的瞬間,一股無法言喻的氣勢悄然彌散開來,像是一陣清風拂過湖面,掀起漣漪無數。
他的動作不疾不徐,每一筆落下,都彷彿帶著天地間的靈氣,每一劃都如山川河流的延展。
“終於動筆了。”
有人低聲喃喃,語氣中帶著隱隱的期待。
“他寫的是什麼?”
“從他的氣度來看,絕非尋常之作。”
蕭寧寫完最後一筆,輕輕擱下毛筆。
他緩緩抬眸,將詩卷遞向白雪霽,目光如水,語氣平靜:“請。”
白雪霽接過詩卷,展開一看,眼神微微一顫。
她掃過詩句,嘴角浮現出一抹罕見的笑意。
然後,她輕聲念道: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念罷,她靜靜地將詩卷擱在桌上,目光掃向眾人。
“此詩,意境清新,言辭簡練,詠物之妙,已臻化境。”
她語氣平靜,卻字字鏗鏘。
臺下瞬間爆發出一片低聲議論。
“好詩!這才是詠柳的絕佳之作!”
“以‘碧玉’比喻柳樹,形容其亭亭如蓋,生機盎然,真是貼切至極!”
“‘綠絲絛’寫出了柳條柔軟如絲的妙態,簡直讓人彷彿看到了柳枝拂面的畫面。”
“最後一句‘二月春風似剪刀’,更是匠心獨具!竟將春風比作裁剪柳葉的巧手,這等想象,令人拍案叫絕!”
人群中,許多人忍不住鼓掌,甚至還有人激動得站起身來,大聲稱讚。
“真是好詩啊!”
“這一詩句,恐怕連大儒也難以望其項背!”
“這面具男子不僅武藝驚人,竟然連詩才也如此高絕!”
一位白鬚老者微微頷首,輕聲道:“此等才華,怕是千古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