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份從容,令所有人更加欽佩。
衛清挽的目光漸漸柔和,內心卻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她心中暗問自己:這個人,真的和蕭寧毫無關係嗎?
可是,那樣驚才絕豔的人,世間又能有幾個?
這一刻,她的內心既是動容,又是彷徨。
胭脂湖畔,月光如水。
而她的心湖,也如這秋日的湖水般,泛起了層層漣漪。
洛青霜這邊。
洛青霜的呼吸略微急促了一些,但她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恢復了平靜。
她的目光卻始終停留在蕭寧身上,像是在試圖看透這個人。
這個人,到底是誰?
為何能寫出如此氣魄的文章?
她曾見過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雅士,他們或以詩詞驚豔世人,或以文章名動一方。
可這些人,終究不過是流於表面的風雅,未曾觸及到家國天下的本質。
而蕭寧卻不同。
他並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用最樸素的語言道出了最深刻的真理。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洛青霜閉上眼睛,輕輕嘆了一口氣。
這一句話,讓她的心,微微發顫。
這樣的世界,真的能夠存在嗎?
這樣的理想,又該由誰來實現?
洛青霜不自覺地攥緊了手中的衣袖,心中思緒翻湧。
這個面具公子,究竟是何來歷?
是怎樣的經歷,才能讓他寫出這樣一篇文章?
這份文章,帶著一種超越時代的光輝,像是一顆耀眼的星辰,劃破了她心中的一片死寂。
她抬眼看向蕭寧,目光中帶著一種複雜的探究。
此前,她對他只是短暫的注意,並未真正放在心上。
可現在,她發現,自己對這個人竟有了幾分難以抑制的好奇。
他的從容、他的氣質、他的才華……
一切都顯得那樣超然,那樣令人費解。
“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文人能寫出來的。”
洛青霜心中輕嘆。
“若沒有深厚的見識與胸懷,若沒有真正經歷過世間的冷暖,又如何能寫出這般深刻的理想?”
她的目光依舊平靜,可內心卻再也無法平靜。
蕭寧,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面具公子”,徹底撼動了她心中的那座孤峰。
洛青霜的神情逐漸變得凝重。
她開始思索,這篇文章背後的深意。
“他是否真的相信,這樣的世界能夠實現?”
“還是說,他只是用文章表達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
“他寫下這樣的文章,究竟是為了打動人心,還是為了指引世人?”
她的思緒愈發複雜,心中隱隱升起一種莫名的期待。
期待這個人,能在接下來的表現中,證明自己的信念。
證明,他並不僅僅是才情橫溢的詩人,更是一個有擔當、有胸襟的智者。
胭脂湖畔,秋風再起,菊香更濃。
洛青霜坐在席間,目光深邃,神情如霜。
可她那顆向來冷漠的心,已因蕭寧的文章而泛起漣漪。
那漣漪,正隨著秋風,悄然擴散,久久難以平息。
秋風徐來,湖面泛起微微漣漪,映著月光和菊花的倒影,宛如一幅自然潑墨的山水畫。
湖畔的柳條在風中輕輕搖曳,似與星月低語,又似在為剛才的一場盛事而感慨。
觀眾席間,議論聲逐漸歸於低沉,方才的震撼似乎已深深刻入每個人的心中,無需多言。
而在最前排的高座上,洛青霜始終保持著沉靜的姿態。
她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內心卻已翻湧如潮。
蕭寧的文章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她心中那片向來平靜卻冰冷的天地。
洛青霜緩緩閉上眼睛,腦海中一遍又一遍迴響著那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這八個字,是她曾經無數次在書卷中探尋,卻始終未能真正感悟到的理想。
多年來,她始終認為,家國天下不過是文人筆下的空談,治國平天下不過是帝王們的幌子。
可今天,她竟然從一個年輕人的文章中,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若真能如此,這片蒼生將再無鰥寡孤獨,戰亂饑荒。”
“可這,又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