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的江都,這座繁華喧囂的城市,表面上一片歌舞昇平,卻也隱匿著無數不為人知的苦難與掙扎。
何芸(張玉嬌)一個命運多舛的孩子,年僅六歲,便被那嗜賭如命的父親無情拋棄。那一刻,她的世界彷彿瞬間崩塌,只剩下無盡的黑暗與恐懼。而她的母親一位柔弱的女子,在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前,沒有絲毫退縮,為了女兒她決心拼盡全力活下去。
母女倆在這偌大的江都城中,舉目無親,身無分文,生活的壓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她們幾乎喘不過氣來。二人只能走出都城,玉嬌她娘在城外郊的山林裡,找到了一間破舊不堪的小茅屋。這小茅屋四處漏風,屋頂的茅草稀稀拉拉,屋內除了一張破舊的床板和幾件簡陋的炊具,再無他物。但對於母親來說,這裡就是她和女兒最好的容身之所。
但是京都重地,消費水平極高,無奈之下,白天她母親帶著玉嬌來到了青樓。在這裡打雜,換取那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母女倆的生計。起初母親每日忙碌於清掃、洗衣、端茶倒水等雜活,儘量避免與那些尋歡作樂的客人接觸。她只想在這汙濁之地,為自己和女兒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母親辛苦打雜掙來的錢,面對生活的各項支出,簡直是杯水車薪。為了讓女兒能吃飽穿暖,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母親在老鴇的軟硬兼施下,最終不得不做出了那個艱難的決定——接客。
從那以後,母親每晚都強顏歡笑,周旋於形形色色的客人之間。而年幼的玉嬌,每當夜幕降臨,母親被迫去接客時,她小小的身影便會偷偷溜出青樓,獨自在清冷的街頭徘徊。她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擔憂,對這命運不公的憤怒,卻又無能為力。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母親在這痛苦的深淵中苦苦掙扎了三年多。原本年輕貌美的她,在生活的折磨下,變得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疲憊與無奈。
直到一天,命運再次給了這對母女沉重一擊。母親接待了一位外邦使節,那使節出手闊綽,母親事後得到了幾百餅的銀子。這本該是一件能緩解她們生活困境的好事,可誰也沒想到,災難卻悄然降臨。不久之後,母親身體出現了異樣,她感到渾身不適,身體瘙癢難耐,還長出了許多紅疹。母親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絕望,她知道自己染上了可怕的花柳病。
青樓的管理者得知此事後,沒有絲毫的憐憫,立即下令將母親趕了出去還奪走了她的金銀細軟。身無分文又身患重病的母親,在這寒冬臘月裡,被無情地拋棄在了街頭。她步履蹣跚,四處求醫,卻屢屢碰壁。那些大夫一聽說她是從青樓出來的,還染上了花柳病,紛紛搖頭拒絕,有的甚至惡語相向。
母親在絕望中,拖著病弱的身體,一步步走出了江城回到破敗的漆黑小茅房,她拖著病體點燃燭臺,趕緊給小玉嬌做飯!
但是她失去了唯一的收入來源,從那以後,年僅九歲的張玉嬌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每天早早起床,去山林裡採摘野果,拿到集市上去賣。有時候,她也會幫附近的農戶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換取一點微薄的報酬。儘管生活如此艱辛,張玉嬌心中對未來卻始終懷揣著一絲希望。
之前得三年裡每當母親去接客的夜晚,玉嬌依舊會偷偷溜出去。她沒有地方可去,便來到了慎刑司的附近。慎刑司,那是維護正義、懲治罪惡的地方。玉嬌站在慎刑司的門口,望著那威嚴的大門,心中充滿了嚮往。她渴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為這裡的一員,能夠懲治那些像青樓老鴇一樣的惡人,能夠保護像母親和自己這樣的弱者。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玉嬌在慎刑司的門口徘徊了兩年。她的堅持和毅力,終於引起了慎刑司捕快錢獨的注意。錢獨,一位剛正不阿的老捕快,看到玉嬌小小年紀,卻如此堅韌不拔,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在經過一番考察後,錢獨決定破格將張玉嬌錄入為實習捕快。
從那一天起,張玉嬌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開始接觸武學,每天跟著師傅們刻苦練習。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她都從未有過一絲懈怠。貧困的生活沒有擊垮她,反而讓她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有擔當。
在眾多同齡的實習學員中,張玉嬌就像一顆閃耀的星星,格外引人注目。她學習武藝的速度極快,無論是拳腳功夫,還是刀槍劍戟,她都能在短時間內掌握要領。她的功力,也在不斷的練習中日益深厚,遠遠超過了其他學員。
九歲多的這天,玉嬌的娘患病已經加重了,夜色濃稠似墨,壓得人喘不過氣,彷彿有質的生命一樣在為窮苦人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