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學校後,她不再滿足於課本上的知識,開始廣泛涉獵各類書籍,從文學到藝術,從科學到哲學,她都想一探究竟。她的作文裡,多了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對未來的美好暢想;她的畫作中,融入了更多天馬行空的創意和對色彩的大膽運用。
課堂上,她積極回答問題,與老師和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課餘時間,她還主動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組織同學們開展各種有趣的專案,鍛鍊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她彷彿找到了自己內心的熱愛與追求,正朝著一個更加多元、豐富的方向成長。
靜兒雖然年紀小,但培訓時展現出的認真與專注,讓她在學習上有了更大的自信。開學後,她變得更加主動,不僅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會主動預習新課,提前做好學習計劃。對於班裡的同學的事情,她強迫自己不去理睬,前幾排因為開學沒有交上學費的同學退學了,靜兒以眼睛看不清楚為藉口,坐到前排,遠離那個促動她心緒的男生。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讓靜兒就此避開那男生。一天課間眼睛保健操時,老師調整隊伍順序,靜兒周圍的同學被調開,而那男生恰好被調到了她的身後。靜兒的心猛地一跳,一種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但她很快鎮定下來,告誡自己專心做操。
可是那男生卻輕聲開口:“靜兒,好久不見。”靜兒身體一僵,沒有回應。放學回家的路上,靜兒故意放慢腳步,想等那男生先走。誰知那男生也放慢速度,始終跟在她後面不遠不近的距離。
到家後,靜兒心裡亂糟糟的,她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第二天,靜兒鼓起勇氣找到班主任,請求再次調換座位。班主任很詫異,但看到靜兒堅決的表情,還是答應了。
換了座位後的靜兒鬆了口氣,彷彿終於找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安靜小天地。她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學習計劃中,眼神裡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堅定與專注。她深知,自己現在正處於人生的關鍵階段,學業是她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只有透過不斷努力,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靜兒的內心世界彷彿被重新梳理了一遍,那些曾經讓她分心的瑣事和雜念,如今都被她果斷地拋諸腦後。她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學習上,就像一個全神貫注的工匠,精心雕琢著自己的學業之路。她的大腦就像一個水杯,已經填滿了橘子水,再也容不下其他無關的液體。在這個階段,她的目標只有一個:全力以赴,提升自己。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灑在書桌上,靜兒就已經開始了她的學習。她認真地閱讀每一本書,仔細地做著筆記,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課堂上,她的眼睛緊緊盯著老師,耳朵專注地聽著每一個字,生怕錯過任何重要的資訊。她的手也不停地在筆記本上飛舞,記錄下關鍵的要點和自己的思考。
為了不被打擾,她每天卡著時間到學校,在家一邊學習,一邊幫媽媽餵豬 餵馬。馬上到暑假春節的時候就計劃去北京,一是為了轉學,二是秋盈去看看北京的新房子。
鴻儒早早的定好了車票,他先提前去北京安排孩子們的學校,釋超中考成績可以直接拿成績證明就讀。中考成績很不錯可以直接就讀。
靜兒和雯雯是去了是插班生,學校不是很好找,一個是初二 一個初三。找了幾個學校都不接收插班生。都以沒有學位為理由拒絕。鴻儒在北京四處奔走,託關係找人幫忙。終於,有一所口碑不錯的私立學校表示願意接收靜兒和雯雯插班就讀。這所學校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看過兩個孩子的資料後,讓先做入學考試,成績達標就可以。
靜兒得知訊息後,心中充滿感激和期待。她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到了新學校能夠儘快跟上進度。而雯雯則在憧憬新環境中會遇到怎樣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彼此關於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見解。對於入學要考試,倆人沒有顧慮相對來說北京教材和魯南教材不太一樣,北京教材可能更簡單些。銘板
釋超也沒閒著,除了日常學習訓練,他開始關注起北京軍校的招生政策,瞭解入學考試的各項要求並做針對性準備。
秋盈在家裡忙著收拾行李,想著到北京後的新生活。她偶爾會擔心孩子們能否適應新環境,但看著他們一個個鬥志昂揚的樣子,又覺得一切都會順利起來。一家人懷著對未來的期望,等待著出發前往北京開啟新的生活篇章。
秋盈把家裡安排好,讓姥爺和姥姥在家幫忙看家,本來是計劃一起去,但是鴻儒家的牲畜都需要有人喂,秋果剛好有年假帶孩子一起回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