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的壓力積累下來,讓她的情緒也變得有些敏感和脆弱。此時的她,可能只是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而賭氣說出的話也許並非她的真心想法。
鴻儒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才能讓這個家重新恢復和諧。在這糾結的時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兒女》。在那篇文章中,朱自清描述了自己面對兒女們的複雜情感,有喜愛,有煩惱,也有作為父親的責任與擔當。就像朱自清在文中所展現的,家庭中的關係是如此微妙而複雜,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一顆獨特的星辰,既相互吸引又可能產生碰撞。
鴻儒思索著,在家庭這個小宇宙裡,他作為丈夫和父親,就如同一個維持平衡的支點。
他的每一個決定都像是在天平上新增砝碼,稍有不慎就可能打破家庭關係的平衡。如果他選擇偏向靜兒,那妻子可能會感到被忽視,覺得自己的辛苦沒有得到理解,從而加劇家庭的矛盾;可要是他只關注妻子的感受,靜兒的創傷又很可能繼續惡化,成為家庭中永遠的隱痛。
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選擇啊,他彷彿站在懸崖的邊緣,一步走錯就可能讓整個家庭墜入更深的漩渦之中。
他知道,家庭的和諧並非是簡單地滿足某一方的需求,而是要找到一種能讓大家都接受的平衡狀態。可是,這種平衡該如何去尋找呢?是透過耐心的溝通,讓妻子理解靜兒的處境,同時也讓靜兒感受到媽媽的愛並沒有消失?還是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呢?鴻儒的腦海中思緒萬千,他在努力尋找著那把解開家庭困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