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家庭中的抉擇與矛盾(1 / 2)

鴻儒身為師範生,曾經系統研習過發展心理學這門課程。透過深入的鑽研與學習,他對人類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特徵以及影響因素,均有著頗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再說靜兒,她對自己的家庭有著獨到的認知。她深切地體會到家庭環境對個人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她與母親之間那種緊密的關係,使她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依賴感。這種依賴並非單純地源於物質需求,更多的是出自情感的寄託以及精神的支撐。

母親恰似那永遠可供依靠的溫暖港灣,這是兒童早期情感發展的重要體現。在家庭這個社會基本單元裡,母親往往是孩子情感依託的核心部分,尤其在孩子年幼之際。

靜兒的小房間,還有她和媽媽共同創作的畫作,這些無一不是家庭情感紐帶的象徵。對於靜兒來說,這些事物象徵著家庭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當她處在姥姥家這個相對陌生的環境之中時,對原生家庭的思念就越發強烈。並且,靜兒的懂事也是她在家庭環境影響下對社會角色認知的一種體現。她覺察到媽媽的辛苦,並且願意主動承擔一部分家庭責任,這是在家庭觀念的薰陶下初步形成的利他行為意識,這將對她日後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人際關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對於靜兒的成長,鴻儒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往昔。童年的時候,無論身處何地,母親都會把他帶在身邊。然而,到了繼父家裡之後,那種被敵視的遭遇,讓他感受深刻。那時的他還年幼,不懂得什麼是歸屬感,什麼是安全感,只知道母親所在之處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鴻儒望著靜兒從城裡回來後的那副模樣,心裡滿是心疼。靜兒本是個活潑的孩子,可在城裡的那段經歷似乎讓她變得有些沉默寡言,真擔心她會留下童年創傷。鴻儒想把靜兒接回來,讓她重新回到熟悉的環境裡,也許能讓她慢慢好起來。

於是,鴻儒和妻子秋盈商量這件事。秋盈正坐在那張有些破舊的木凳上,給襁褓中的孩子餵奶。她聽到鴻儒的話後,臉色瞬間變了。

“你說接回來就接回來?我現在精力已經很有限了。”秋盈皺著眉頭,聲音裡帶著明顯的抱怨,“你看看,生育這幾個孩子已經把我的耐心消耗得差不多了。我每天沒黑沒夜地照顧這個小的,你知道我有多累嗎?我從一開始就不想要這麼多孩子的。鴻儒也好,誰也好,我都不想要這麼多孩子。”

鴻儒站在一旁,心裡有些不是滋味。鴻儒知道秋盈的辛苦,鴻儒說可靜兒也是我們的孩子,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她有心理陰影而不管呢?

“秋盈,我知道你累,但是靜兒也是我們的骨肉啊。她現在這個樣子,我實在是放心不下。”我試圖勸說。

秋盈卻提高了聲音:“你放心不下,你倒是照顧啊。你每天忙著外面的事情,家裡的這些瑣碎都丟給我。我又不是鐵打的,我也有我的極限。”

鴻儒有些生氣地回道:“我在外面忙還不是為了這個家?現在靜兒需要我們,你怎麼就不能理解一下呢?”

“理解?誰來理解我呢?我每天被這個小的纏著,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你現在還想把靜兒接回來,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秋盈的眼眶泛紅,淚水在裡面打轉。

鴻儒煩躁地在屋子裡踱步:“那你說怎麼辦?難道就不管靜兒了嗎?”

鴻儒愣住了,就像被突然施了定身咒一般,整個人僵在了那裡。他知道秋盈此時是在賭氣,那話語中帶著明顯的倔強和任性,可這背後又隱藏著她作為母親和妻子的疲憊與無奈。鴻儒深深地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種困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迷宮,他在其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口。

一邊是可能受到創傷的靜兒,靜兒那充滿恐懼與委屈的小臉一直在他腦海中浮現。一個未滿兩歲的孩子,她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如今被迫與母親分離,就像一株嬌弱的幼苗被硬生生從溫暖的土壤中拔起。她在陌生的環境裡,眼中總是噙著淚花,那是對家、對媽媽的思念。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階段的孩子極其需要安全感的建立,母親的陪伴如同陽光對於幼苗般重要。一旦缺失,很可能會在孩子的心靈深處埋下陰影的種子,影響她未來的人格塑造和情感發展。

另一邊是疲憊不堪的妻子秋盈。生育孩子本就是一件極其耗費體力和精力的事情,秋盈剛剛經歷了新生命的誕生,身體還未完全恢復,又要照顧幼小的孩子,身心俱疲。而且,她在這個家庭中的付出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勞累,還有心理上的負擔。

她要平衡每個孩子的需求,要應對家庭瑣事的紛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