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在了升鄉之後的卓山上。這座原本熱鬧非凡的山村此刻卻顯得格外空曠和寂靜,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哀傷所籠罩。
大戰過後的硝煙氣息依舊瀰漫在空中,尚未完全消散。一陣沉重而哀婉的哀樂聲突兀地響起,如泣如訴,迅速傳遍了整個村莊的每一個角落。這樂聲彷彿具有一種穿透力,讓人們的心絃都為之顫抖。
在鄉公館前寬敞的廣場上,一片肅穆景象映入眼簾。昨日那些為了升鄉而英勇奮戰、壯烈犧牲的年輕兒郎們,如今靜靜地躺在一排排整齊有序排列著的棺木之中。這些棺木緊密相連,形成了一道令人心碎的長列。
就在前方不遠之處,一張碩大無比的供桌高高聳立著,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這張供桌氣勢恢宏,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供桌上琳琅滿目地擺滿了各種豐盛的祭品,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那頭肥碩健壯的整牛。它那寬闊厚實的脊背猶如起伏的山巒,粗壯的牛角高高聳立;旁邊還有一頭膘肥體壯的整豬,圓滾滾的肚子幾乎完全貼在供桌面上,一身已蒸熟的肥肉在哀樂中顫動;而在另一邊,則靜伏著一隻去毛後潔白如雪的整羊,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這些豐盛的祭品散發出來的誘人香氣瀰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裡,它們所代表的意義遠遠超越了食物本身,更像是對於那些已經逝去的生命致以最崇高的祭奠與慰藉。
在眾多供品之前,赫然擺放著一尊來自濮坑村的四方鼎。這尊鼎乃是濮坑村新近鑄造而成,其造型端莊穩重,周身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古老的符文,透露出一股莊嚴肅穆且神秘莫測的氣息。此刻,從鼎口不斷冒出縷縷青煙,裊裊上升,宛如輕盈的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
那香火悠悠地升騰起來,筆直地衝向湛藍深邃的蒼穹,彷彿化作一道無形的橋樑,試圖將生者內心深處的無盡思念傳遞給遠在天際的英靈們。
卓不凡身著一襲素雅潔白的麻衣,邁著沉重而緩慢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著供桌走去。他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寂落寞,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一個人。只見他的右手緊緊握住三支龍頭香,手指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淚水早已像決堤的洪水一般,肆意地流淌下來,模糊了他的雙眼,使得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朦朧不清。
就在昨天,這些兒孫們還圍繞在他的身邊,歡聲笑語猶在耳畔迴響。然而僅僅一夜之間,他們便已經與自己天人永隔,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令這位老人悲痛欲絕、步履蹣跚。
站在一旁的卓武邦面容凝重,伴隨著沉重的哀樂聲,他開始高聲頌起了祭詞。那充滿哀思的詞句如同潺潺流水般從他口中流出,迴盪在廣場上空,也深深地刺痛著在場每個人的心靈。
“魂兮歸來,增耀族輝。佑啟世人,踔厲奮發。
敬業精進,勇毅是崇。孜孜明體,赫赫建功。
英靈所視,既樂且康。英靈所葆,福祚綿長。
魂兮歸來,以返故鄉。魂兮歸來,維莫永傷!
子孫繁茂,族運倡榮。安居樂業,國泰運通。”
……
祭祀活動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人們依舊虔誠莊重。卓青麟帶領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每人手中都小心翼翼地點燃了三支香。他們神情肅穆,恭恭敬敬地向著祖宗牌位行起了三叩九拜之大禮。
此時此刻,卓青麟心中滿懷著對眾人犧牲的感激之情。如果沒有這些英勇無畏之人的付出,他和自己的一對兒女以及眾多親眷恐怕早已流離失所,不知道會漂泊到何方去。他感到無比慶幸,因為自己一出世便降臨在了老家的祖地之上,從而避開了無數的風雨和災殃。
卓青麟默默地思考著宗族關係這個複雜的問題。對於任何一箇中央朝廷而言,宗族勢力或許並不是那麼美好,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隱患。它可能並不完美,依靠血脈來管理族人有時顯得不太理智,遇到事情時往往只論親疏遠近,而非是非對錯。然而,在那些災荒頻繁的歲月裡,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卻實實在在地成為了弱小婦孺們的避風港。
想到這裡,卓青麟不禁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妻子。一方面,他殷切地期望妻子也能夠順利出世;但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妻子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若是她不幸降生於人生地不熟的縣城或者郡城,以她一介女流之身,實在難以想象將會遭遇怎樣的艱難險阻。
……
眾多氏族的代表們在完成了莊重肅穆的祭拜儀式之後,便開始陸陸續續地前來向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