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眠,15個巡獵小隊分組分段守住了崖口,谷內的野牛也許是被驅趕了一天,晚上累的無力折騰,就這麼風平浪靜的過了一宿。
一早的晨曦照射在谷口,四野薄霧矇矓,眾人將連夜削制的木牛鼻一一擺了出來。
上牛鼻環,這個過程對於牛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因為牛鼻子上的神經非常敏感,穿鼻環會導致牛感到劇烈的疼痛。
這就需要有專門的馴牛師,將牛鼻環從牛鼻子的中間穿過去,並再次消毒以確保牛的舒適和健康。
也許真是命運的安排,卓家在攻佔上蔡村時,在上蔡村捕獲一名中級馴牛師,併入贅卓家,成為了卓氏的一員,這會正在現場指揮。
首先,經驗老到的牧民們小心翼翼地將一頭頭牛從龐大的牛群中單獨驅趕出來。他們手中拿著鮮嫩多汁且還沾著清晨露水的青草,慢慢地靠近這些牛,並輕輕揮動手中的青草吸引它們的注意。當牛們聞到那清新撲鼻的草香時,便不由自主地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眼前美味的食物上,這樣一來,牛原本可能存在的抵抗情緒就在不知不覺間大大降低了。
緊接著,動作敏捷的馴牛師瞅準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早已準備好的結實繩套準確無誤地套在了牛的脖子上。隨後,他們又迅速地將繩索另一端牢牢系在一旁堅固的拒馬欄杆上,如此一來,牛的活動範圍就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然而,有些牛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限制感到極為不適和驚恐,於是開始拼命掙扎起來。它們或是用盡全力向前衝去,或是憤怒地甩動著頭顱,企圖掙脫那緊緊勒住脖子的繩索。還有些牛甚至索性直接躺倒在地,四蹄亂蹬,妄圖透過這種方式來擺脫束縛。但不管這些牛怎樣努力,只要它們的脖子依舊被牢牢固定著,那麼它們就根本無法使出全身力氣來進行反抗。
最後,便是給牛穿鼻環這個關鍵步驟了。即便面前的牛體型異常健壯、性情無比倔強,並且之前一直難以馴服,但只要馴牛師成功地給它穿上鼻環,這頭牛也只能乖乖聽從指揮,不敢再有絲毫造次。
透過在牛鼻子上穿環並連線繩子,人們可以更輕鬆地控制牛的行動,使其按照指令行動,牽著牛繩,牛就會乖乖跟著人走,變得順從。
總共57頭牛,其有10頭小牛犢子,但一上午的工夫,也都穿好了牛鼻子,上好了韁繩,可左等右等老祖卓不凡還沒回來。
眾決定留下上游村一組巡獵隊10人在此地等侯老祖回來,其他人把牛群先牽回村再說。
而就近的上游村,卓海根一行牽著5大5小,10頭牛就回了上游村,上游村有一個初級牛棚可以加快小牛犢的成長,這個分配還是很合理的,再加上原來上蔡村留下兩頭,整個上游村就有12頭牛了,人牛比例達到近10:1的程度,畜力化程度可不低了。
老祖卓不凡沒回歸,眾人也不敢再耽擱,還是落袋為安,幾十頭牛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容易遭人眼紅。
其餘的牛則由卓信強率眾帶回劍門村,再行分配,連經過上游村時都沒作任何停留,匆匆穿村而過。
……
在那寧靜祥和的泥崗鄉蔡家本宗,位於大蔡村村公所大廳正堂之上,氣氛卻是凝重得令人窒息。只見一位煞氣逼人的壯漢,宛如一尊怒目金剛般矗立其中,他那銅鈴般的雙眼此刻圓睜如牛,彷彿要噴出熊熊烈火來,死死地盯著堂下那個長著一張狗臉的漢子。
那狗臉漢子身形佝僂,低垂著頭顱,謙卑地彎著腰,戰戰兢兢地向堂上回話:“老祖啊,經過小的與馬掌旗冒著生命危險潛入調查,終於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訊息——上蔡村如今已經落入了卓家之手!此外,我們還在石鶴山脈的一處崖谷之中,親眼目睹了蔡和老祖竟然在幫助卓家人圍捕那群野牛。那些野牛數量眾多,足足有五六十頭之多,而卓家此次更是傾巢而出,大約派出了 150 人之眾。他們不僅裝備精良,更有一名高手隨行,據小的猜測,此人極有可能便是那名震江湖的卓家劍神卓不凡吶!”說罷,狗臉漢子不禁打了個寒顫。
聽聞此言,那煞氣壯漢,也就是蔡家赫赫有名的刀聖老祖三國蔡陽頓時勃然大怒。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蔡陽怒髮衝冠,猛地一掌重重拍在了那張堅固無比的方桌之上。
剎那間,桌上的茶盞猶如受到驚嚇的鳥兒一般,紛紛蹦跳而起,茶水四濺,灑落一地。
“卓家這群膽大包天的傢伙,竟敢如此肆意妄為!簡直不把我蔡家放在眼裡!速速去通知各方頭人前來議事,共商應對之策!”蔡陽聲若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