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此次考核試卷的。
劉宏看向殿內眾人,先是拱手一禮,而後沉聲道:
“諸位,此番考核,乃是朕御極之後的首次推舉賢良,於朕、於大漢,都意義非凡,望諸位能細心審閱,以助朕遴選一批治國賢能才是。”
“請陛下放心,我等絕不敢絲毫懈怠!”
面對天子所請,眾人紛紛起身應和。
“好。”
劉宏滿意的點了點頭,緩聲道:“這第一場的主政實策考核,是為了選拔一批能臣幹吏,可謂是重中之重。
諸位在審閱考題之時,需注意解題當中的具體計劃、條文、重難點、施政方法、過程以及最終的預期等。
凡能達到以上要求者,無論其解答是否可行,皆視為合格。
反之,若是隻講道理而不論實策者,皆視誇誇其談之輩,一律視為淘汰。”
“喏!”
聽到劉宏提出的審閱條件,在場眾人沒有絲毫遲疑,紛紛齊聲應是。
有了天子提出的條件為標準,眾人審閱起來,可謂是目標清晰、效率超高。
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眾人便從諸多試卷當中,選出了近五百份成績合格的試卷,然後取其成績優異者,進行二次交叉審閱。
很快,眾人便選出了二十多份解答完所有題目,且成績優異的試卷,交到了王潛、陳蕃以及其他朝中大臣手中,進行最後的評分。
而王潛在評審試卷的同時,也將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那些學子的姓名上面。
當看到諸如田豐、沮授、周異、楊彪、諸葛珪、鍾繇、張昭等人名的時候,饒是王潛也不禁一陣眼睛發亮。
他也知道,此番考核會引來不少人才,但怎麼也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會引來這麼多。
這簡直就是將大漢英才,給一網打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