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荀家之後,王潛也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並取來紙筆,開始寫寫畫畫起來。
無論是興辦書院也好,還是推動改革也罷,錢財都是必不可缺的。
而從古至今,從來沒有最賺錢的產品,只有最賺錢的手段,而這個手段,自然非“壟斷”莫屬。
不論什麼東西,只要是別人做不了、而你能做的,即便是掏大糞,那也屬於潑天的富貴了!
對於如今的王潛而言,想要做到這一點,簡直是不要太輕鬆。
結合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再加上一些現有的產物,王潛最終還是選擇了無數穿越者通用的肥皂、玻璃、紡織等製品。
沒辦法,這些東西雖然老套,但它們是真香啊!
至於曲轅犁,王潛也仔細的考慮了一番,最終還是選擇暫時壓後再說。
沒錢推廣是一回事兒,主要是曲轅犁的製造,可不是隻改造一下結構那麼簡單,它需要用到大量的鐵,而且對鐵的品質要求也比較高。
古人又不傻,從上古時期開始,一直耕種了幾千年,為什麼一直到了唐朝才把曲轅犁弄出來?還不是因為之前鍊鐵技術不達標嗎?
所以,想要弄曲轅犁,首先就要改進鍊鐵技術。
但前文也曾說過,劉秀當年為了度田成功,將鹽鐵經營全都下放給了地方,其他人,包括天子在內完全是插不上手的。
因此,這件事情也只能往後壓一壓,待時機成熟之後再說了。
……
第二日一早,王潛便帶著昨夜畫好的幾份圖紙,來到了將作府衙。
將作丞馬陵,及一眾屬吏也早恭候多時。
“王大匠,依您的吩咐,下屬七個作坊的情況,已全都探查清楚,並募得工匠一百六十三人,目前全都安置在了製陶作坊……”
“嗯,做的不錯!”王潛滿意的點點頭,“那就一起過去看看!”
“喏!”
馬陵答應一聲,隨後親自駕車,帶著王潛朝著城西的作坊趕去。
“想不到,這洛陽城西,竟如此破敗?”
行走在坑坑窪窪的官道上,看著道路兩側成片成片的荒田,王潛不禁眉頭緊皺。
“王大匠有所不知,先帝在的時候,也曾想過修繕一下城西的官道,但卻被一些大臣們所阻,說西部一無財貨、二不產糧,道路修來無用……”
在前面引路的馬陵頗為惋惜的說道。
“其實在早些年的時候,西部還是比較繁華的,從洛陽到長安,再從長安到涼州,整條道路上,來往的商隊、運糧隊可謂是絡繹不絕,順帶著周邊也沾了不少光。”
“但因為近幾十年羌人不斷作亂,不僅極大的破壞了西部州郡的基本生產,還阻斷了大漢通往西域的商道,使得原本繁華的地段逐漸荒廢了下來……”
聽著馬陵的講述,王潛心中不由暗自嘆了口氣。
就連身為帝都的洛陽,都受到了如此影響,實難想象,如今的西部郡縣會是何等光景。
一場羌亂,不僅拖垮的大漢的財政,更使大漢陷入了不斷的惡性迴圈當中。
“看來,真得抓緊時間了!”
王潛抬起頭,看了一眼西方天際,不由暗自呢喃了一聲。
行走了小半個時辰,王潛與馬陵這才來到了一處製陶作坊內。
這處作坊的規模倒是不小,佔地足有八百多畝,(漢時為小畝,一畝面積差不多是465平方,而現代一畝是666平方。)
作坊內,聳立著五座巨大的燒陶爐,據說在過去全盛時期,每日能產出兩千多件陶器及二百多件瓷器。
其實,早在東漢中期,就已經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人們對於窯爐溫度的控制以及對釉層呈色的認知,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當然,這裡的“提高”也只是比漢初時好一些,生產出來的瓷器也多為青綠色及青黃色,還有少部分黑色,遠不如後世的瓷器那般美輪美奐。
在作坊中間的空地上,將作府的一名屬吏,正領著一百多名工匠等候在那裡。
看到王潛過來,將作府的屬吏囑咐了一聲,隨即快步迎了上去。
那些工匠們也抬起頭,目光火熱的看向走過來的王潛。
“王大匠,這些工匠都是屬下們跑遍了整個洛陽,從數千人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手藝可以說是相當的精湛……”
迎上來的屬吏,哈著腰,邀功似的向王潛介紹起了工匠們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