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今,其胸懷之寬廣、見解之獨到,都絕非常人可比,稱得上是一代翹楚!”
陳蕃點頭回道,提起王潛,也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認同與誇讚。
“若真是這樣的話,那可真是上天降福於我大漢了!”
聽到陳蕃對王潛的誇讚,胡廣不禁大喜過望。
當老師的都如此厲害,那新君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唉……
陳蕃幽幽嘆了口氣,“此人雖不俗,但是福是禍,卻是難以預料!”
胡廣見狀,臉色立馬凝重了幾分,“仲舉兄此話何意?莫非此子野心勃勃?”
陳蕃搖了搖頭,“野心勃勃倒是說不上,只是此子太過鋒芒畢露,他的想法也過於激進和大膽,恐不為人們所容啊……”
胡廣眉頭一抖,“仲舉兄是說,此子日後,可能會推動變法?”
“不是可能,而是必定!”陳蕃異常肯定的回道。
“那變法力度會如何?”胡廣又問。
陳蕃:“天翻地覆!”
嘶!!
聞聽此言,胡廣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為官多年,自然十分清楚大漢如今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大漢立國已久,地方豪強、世家大族、各級權貴,以及諸多既得利益者的勢力,已然觸及到了所有能夠觸碰的地方,稍微一動,便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境地。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變法,其實行難度比之秦孝公時期,恐怕還要艱難十倍不止。
以大漢如今的這種情況,稍有不慎,便會迎來覆滅的危機。
但胡廣也知道,想要拯救大漢,光靠一個明君和幾個賢臣,最多也就是強行續幾年命而已。
想要徹底拯救大漢,或許也只有變法,才能贏來一線生機。
一時間,胡廣也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不知該支援王潛,還是該出身反對。
看著胡廣糾結的模樣,陳蕃也是有些感同身受。
他自己又何嘗不是糾結萬分?
可有些事情,也確實是身不由己。
“好了胡公,眼下要緊之事,還是籌備新君的登基大典,至於其他事情,只能日後再說了!”
“嗯,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