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芒山大典(10)之四方雲湧(6 / 6)

小說:驚城劍雪 作者:孤鴻雪

途護衛,安然帶回百越,以示朕關切遠疆之心,其餘恩典朕會在大典上宣詔。秘旨薛奚仲,北涼軍身兼鉗制幽州東進之路與拱衛長安北門戶之重責,免其芒山大典之行,令與袁公昭將軍所率之西路軍、袁詹青所率之墨城軍互通情報,互為攻守臂膀,切不可各自為營。”

說著又語氣漸柔地對秦夜吩咐道:“含英乃長公主遺孤,是朕的骨肉親人,這些年治城有功,賢名在外,朕遠在長安亦時有耳聞。更難得他孝心可嘉,朕心甚慰,但幷州蟊賊刺客猖獗,他輕裝簡行隨從不足,未免有襲擾之險,你從隨行侍衛中遣一隊殺神殿使前去護衛周全。”

“遵命”

陳煜又問:“李易到哪了?”

秦夜答道:“回陛下,昨夜已至青騎嶺。但派出的探子發出訊息後也隨即斷了聯絡,今早又派了一隊人去查探,但是卻沒有發現他們蹤跡,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他們都是臣精心挑選的一等一忠心的精銳,絕不會被生擒,微臣猜測,他們恐已殉職,山嶺之中也確實發現了搏鬥痕跡,但是卻沒有留下血跡和屍骸,應該是被清理乾淨了。”

“周大卿,你以為如何?”陳煜皺眉問。

周元弼思忖片刻道:“李易出兵十餘萬,鬧出這麼大動靜,人又明確探清楚的確到了青騎嶺,臣猜測應該是李易臨時增加了暗樁衛士,故而清理了各路的探子。”

“殷大夫,你以為呢?”

殷泗道:“周大人分析地在理,但是我聽說李易此人行事詭異,難以常理論之,只要他人不在大典上露面,總是存在萬一。我意,應不理會他是否介意過了青州還有探子環繞,該探即探,該查即查,只是不要貿然起衝突就好了。”

“報”

正當此時,又一高聲響起。有一看似樵夫的便衣斥候送了一卷抽到了秦夜手中,秦夜攤開細看,面色倏緩,立時奏報:“回陛下,發現李易了,他們今早已經過了鐵山,被喬莊獵戶的探子發現,兩個時辰前在水陽鎮歇腳,身邊的護衛確實多了不少,客行南和厲南宮也都在隨行隊伍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陳煜暗自鬆了口氣,他不計後果籌謀許久,就怕李易這條大魚不上鉤,想了想又問:“可見到李易其人?”

秦夜道:“探子說,並未見到李易本人,但是車架中確實有聲音傳出,餐食酒水也還如往日般由厲南宮送至車架裡,他們沿途還向山民採買了些祛溼鎮痛的草藥,料想應該是李易腿疾復發,不便下車。因為對方隨行護衛和暗子都增加了不少,探子們不便靠得太近。”

陳煜點頭道:“好,繼續探,一定要像之前一樣看到李易本人”

“遵命”

……

蜀中入長安之道,屬子午道以險峻難行著稱,多年來幾度被天災人禍毀壞,又幾度修繕易名,因為險峻異常,時而被山石洪水毀壞,線路幾度更易,故而熟悉此道者不多,所取之人更十不足一。李易冒險取子午赴長安,自然用得一個“奇”字,這倒是與他用兵之道如出一轍,奇兵使用得當,往往能有數倍乃至數十倍之功效。可惜子午道險峻難行,一邊是宛若斧劈的陡直懸崖,一邊是濤濤江水,所能行人之地不過懸空於絕壁之上只有五尺寬的狹窄木板小道,木板密佈青苔衰草,又溼又滑,扶手圍欄也腐朽不堪、搖搖欲墜,三人不得不捨去車架,由張良褚揹著李易前行。

“撤去真氣。”李易睜開微闔的雙眼,淡淡地說,語氣中隱有薄怒,“我還沒有老。”

張良褚連忙撤走真氣,復歸丹田。“主公,山間溼冷,屬下只想為盡心護衛,絕無他意。”

真氣一撤,原本溫熱的周身頓感寒氣逼人,李易本就不通武藝,更加覺得骨澈如冰,身體不由得微微一顫。然而他的淡然語氣卻始終如一,“我知道。正因為你身負重責,才要格外珍重功力。事有輕重,不要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少虛耗內力。因為——”他緩緩抬頭,看向峽谷江流朦朦朧朧的上方,那裡雲山霧罩,群峰層疊,透著一股神秘,“我要見的人,需要你跟凌寂先生格外小心。”

……

:()驚城劍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