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視一眼,都皺起來眉頭,看來李易並未如探報說的赴約大典。而殿內其他人,如劉子衡、鄭懷林之一干人等觀形察色,也猜出七八分,都不由自主地暗自鬆了口氣,只是不敢露出形色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易既已奉命,為何不至?”陳煜面沉如水,目光中怒火難掩。
此言一出,整個宮殿立時鴉雀無聲。此事可大可小,若是幽州來人應答有失,使者人頭落地是小,一旦李易的欺君犯上大不敬之罪當眾落下,恐怕大典之後就有一場驚天大戰。
此刻萬千目光聚來,直如刀山劍林般迫人,換了旁人怕是早已如坐針氈,汗溼衣襟。客行南卻不緩不急,躬身答道:“回稟陛下,長陵公此舉乃是奉了陛下您的旨意?”
陳煜微微皺眉,“寡人的旨意?”
客行南點頭道:“是的,陛下。長陵公說,景成三十一年秋,長陵公奉命離開長安的前夜,陛下召見了他,陛下金口玉言說‘遠去幽州,久不見君,留下隨身愛琴,見琴如見故人。’景成五十七年,陛下派前左御史大夫付之玉付大人到幽州犒軍,又將此琴又帶給了長陵公。近日長陵公腿上舊傷復發,但自受命後仍義無反顧地趕來青州,卻不想行至青騎嶺下便劇痛難忍,雖盡竭全力,依然不能再進寸步,故而未能親上芒山;特命下官呈上此琴,望陛下體諒邊陲苦寒,長陵公又舊傷隱痛纏身,亦如當年所言,見琴如見故人。”
說罷,客行南竟然恭恭敬敬地將那張舊琴捧著放在了主位上,他和厲南宮二人則躬身回了偏位,那模樣似乎真的把琴當成了李長陵一般遵從。
沒有事前的上書陳述,就連昨夜上了芒山,客行南作為長史也沒有代為奏請,便直接在大典上搞了個「舊傷復發,以琴代人」的把戲,李易之狂,竟絲毫不將仁宗放在眼中!
眾人見此形狀,心下如萬鼓錘動,有得暗自竊喜,更多是擔憂,生怕仁宗一時動了雷霆天怒,呵罵客行南是小,或是直接將他分屍當場也非不可能。
陳煜呼吸沉重,眉角氣得突突直跳,片刻後冷聲問:“此刻他在何處?”
客行南淡然道:“家主已返回幽州。”
……
:()驚城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