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清楚一件事,蓋里斯不可能成為發號施令的君王。
蓋里斯是先知。
君王是依託自己的權位與軍隊,居高臨下的釋出法令,驅使著臣民服從自己。
但先知同君王不一樣,先知是要將神的旨意傳遍四方,是要將自己融入窮人的海洋中,是先知犧牲了自己、做出了榜樣,得到民眾們的自發擁戴後,才能掀起滔天巨浪。
耶穌走遍了巴勒斯坦、使徒保羅遊歷羅馬帝國、穆罕默德前往了麥地那……
也正因如此,史書中所記載的君王固然許多,但當他們的國破滅後,便容易被世人遺忘。
可先知留下的思想,卻能在人心中世代相傳。
“最初的基督徒,其實便來自社會的最低層,他們是窮人、被驅逐離開家園者、被指責者、他們是奴隸、被剝奪了一切權利的自由民,以及被債務重壓弄得破產的小自耕農。”
“我要讓基督教回到它的根源,回到它最壯麗、最動人、最富英雄色彩、最光榮的歷史。”
少女有的只能是一句低聲鼓勵,她根本不可能將這個男人束縛在自己的身邊。
“必然會成功的。”
……
雷納德的部隊從阿爾哈迪鎮前經過的時候,蓋里斯就已經知道戰爭開始了,所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他想抓住這個視窗期快速發展,那麼勢必要離開亞嫩河谷地帶,但在那之前,亞嫩河谷這片領地,還缺失最後一塊拼圖——亞嫩河谷的中央權力機構。
蓋里斯不能如這個時代的蘇丹一般,將自己化作“無限權力之人”。
那種所謂的“無限權力”僅僅是一種自稱罷了,他們的法令無法執行,他們的意志不能貫徹,世界成了他們的遊樂場,然而卻沒多少人會發自內心的遵從一個“孩子”的命令。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效忠,不存在莫名其妙的肝腦塗地。
有所得必然有所失。
再加上蓋里斯需要不斷的傳教,他將會前往一處又一處信仰的前線,不可能時刻待在老巢隔空指揮。
蓋里斯需要一套脫離了自己,依舊能夠運轉的政治體系。
如果說傳統的封建秩序,是自上而下的分封,那麼蓋里斯就需要將自上而下,變成自下而上。
在封建秩序裡,是先有了君王,然後將土地分封給高階貴族,再由高階貴族將土地分封給低階貴族。
每一次分封,都意味著下級貴族用提供兵員繳納稅金,來回報上級貴族賜予的土地。
在蓋里斯構建的新體系中,則截然相反。
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