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遠處,海浪始終如一的拍打著海灘,不在意一位女王的逝去。
“慈悲的天主,禰是永恆的光,掌管生與死,禰曾應許凡信靠禰的人,必不落入永恆的黑暗。如今,禰的侍女西比拉已行至生命的盡頭,求禰憐憫她,使她的罪得以赦免,靈魂得以安息,歸於禰懷中,與天使為伴,與聖徒為鄰。主啊,求禰接納她,正如禰接納了瑪利亞與眾聖徒一般。”
宗主教伊拉克略出席在此。
而一旁的侍從們,也在詠歎:“主啊,求禰垂憐!主啊,求禰垂憐!求禰拭去她生命中的痛苦,使她在禰的國度中得享平安,求禰賜福她的靈魂,護佑我們這殘破的王國。”
至於伊莎貝拉默默看著這一切,在她的一旁還有居伊。
如今,居伊的臉色同樣蒼白,身體如雕像般僵立。
他的雙手握得發白,指節微微顫抖,目光死死地盯著病榻上的西比拉,卻似乎無法接受這一切。
在伊莎貝拉看來,居伊可能會有一些自責,可他會自責慚愧又不太可能。
請...您....收藏6191書1吧六\\\九\\\書\\\吧!
在一旁侍衛的保護下,伊莎貝拉率先離去。
在她的身後,這烏雲密佈的天空下,一位女王默默無聞的離去,而城市中的市民,卻似乎無人在意。
……
歷史總會醜化或者美化一些東西,後人所在意的前人反倒無所謂。
伴隨著西比拉不出所料的離世,原先都有些平靜的王國政局,一時間都猶如水潭砸入一塊巨石掀起波瀾。
黎凡特地區的基督徒貴族子嗣艱難,已經不是什麼少見的情況了。
法蘭克人面對居高不下的貴族絕嗣機率,在不得已中承認王位可隨女性血脈傳承。
由於西比拉在位期間,王國所經歷的種種困境,以及加利利海西那致命的失敗,大多數貴族,都頗為默契的忽視了西比拉的女兒。
當然,從年齡角度來說,一群最大不過九歲的小女孩,也確實不適合繼承王位。
鮑德溫5世那是因為他是男性,加上麻風王以及大量貴族派系的力捧,才促成其繼承人的身份。
至於居伊?
他是一位共治君主,因為作為西比拉的丈夫而得到一頂王冠。
這種情況,從一些21世紀的法語,也可以看出點表現,就比如說,女公爵以及公爵夫人,本質上都是一個詞:duchesse。
但二者所具備的權力,顯然不是一回事。
因此,當西比拉去世後,加上又不願意讓西比拉女兒加冕,那麼居伊的王冠,其實就已經搖搖欲墜起來了。
在需要王位繼承人的情況下,向上追溯血脈,只有一個選擇。
“麻風王”還有“阿莫里一世”留存在這個世界上的血親——伊莎貝拉。
提爾市政議會的會堂裡,劍拔弩張氣氛不說落針可聞,也已經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了。
西比拉剛走不到兩天,有關王位繼承的事,就已經爆發過三輪衝突了。
伊莎貝拉確實是理論上最合適的繼承者,但理論歸理論,實操歸實操。
在不少貴族看來,巴利安派系已經控制了官僚體系、議會中佔據優勢、內閣裡完全主導的情況下,再讓伊莎貝拉去繼承王位的話,那麼非巴利安派系的貴族就真可以去洗洗睡了。
破船還有三斤釘,伊拉克略所代表的派系,雖然已經沒有太多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