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特別是在倫理、正義、權利等方面。
教會法:中世紀時期,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具有強大的宗教和政治影響力。
教會法發展出一套複雜的法律體系,處理宗教事務和部分世俗事務,成為許多歐洲國家法律的藍本,尤其是在婚姻、繼承、道德問題等領域。
同樣可以說教會法為現代歐洲法治精神中的權威性、正當程式提供了早期形式。
基督教的十誡,更是成了諸多立法的依據以及思想源流。
一、崇敬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二、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三、守瞻禮之日。
四、孝敬父母。
五、毋殺人。
六、毋行邪淫。
七、毋偷盜。
八、毋妄證。
九、毋願他人妻。
十、毋貪他人財物。
可以說,很多時候,是法律明確了宗教誡命的細節,是俗人們走進了原本並不涉及的領域,從教士們手中奪來了解答世界的權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基督教的教義作為要素之一,成就了歐美現代的世俗法律,又藉由歐美國家的強勢,將自己的思想傳遍了全球。
以至於所謂的現代化、必然包含一部分西方化、又必然包含一部分基督教思想。
世界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誰主誰次呢?
蓋里斯回答不了那個問題,他只知道這次的朝聖爬山,已經快要到終點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再度對身旁的阿爾喬斯說道:“那兩種世俗化,並非什麼水火不容的,事實上它們會同時發生,也會彼此交融,最後誕生各種奇奇怪怪的結果。”
天空中的雨滴終於停下,烏雲漸漸裂開,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輕輕撥動。
回首望向山下的平原,便能見到光線從破碎的雲層中洩出,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穿透蒼穹,直直落向大地,照亮了原野!也同樣照亮了約旦河畔的戰場。
每一束光芒,都似乎能夠洗淨大地上的塵埃以及那世俗的罪。
而在蓋里斯的面前,其中一道光柱,璀璨如天堂的啟示,落在蓋里斯他們眼前的修道院上。
這座石砌的建築,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
雨後的水滴,掛在修道院的拱窗和屋簷上,晶瑩剔透,這些天使灑下的淚珠,在光柱中閃耀出萬千流轉的光彩。
正可謂苦盡甘來、雨過天晴,便是蓋里斯都開朗了不少。
沿著塔博爾山的小道,穿過飄著薄霧的山坡,修道院就建這寬闊的峭壁頂上。
這座聖瑪柯維婭修道院,有著高聳的圍牆與哨塔,牆頭上甚至還有人巡邏。
說是修道院,但這裡卻分明是一座易守難
攻的城堡才對。
也難怪,山下的那些兩千人突厥大軍,這麼久都沒對修道院發起強攻。
主要是這麼一處山坡顯然不好展開軍隊,而突厥人的大軍又以遊牧輕騎兵為主,缺乏足夠的披甲重步兵,自然不好攻城。
不過,修道院內的人數,看起來並不多。
修道院大門旁的哨塔上那些人,在見到蓋里斯一行人的到來後,似乎發出了什麼警戒的鐘聲。
然後沒過多久,修道院的大門嘎吱作響地開啟,幾位披著灰色袍子的修士戰戰兢兢地走了出來。
他們在見到蓋里斯等人後,都不敢抬頭仔細看,一個個低頭哈腰,手中的念珠早已被扔在了一旁,代之以一張張顯得緊張的笑臉。
為首的修士,也就是米什卡,臉上的汗水混合著雨水滑下,顯得狼狽不堪。
他緊緊抓著自己頭上的白色頭巾,一邊想著蓋里斯微微鞠躬,一邊用高聲喊道:“拉依拉哈伊拉拉!拉依拉哈伊拉拉!”
“拉伊拉合伊勒拉赫,穆罕默德尼熱蘇魯拉赫!”
“印沙拉!印沙拉!”
聽著這發音不甚準確,尾音顫抖而模糊的“阿拉伯語”,蓋里斯臉色有些黑。
然後,不只是米什卡,他身後的那些修士、教士們也紛紛效仿,像是排練過許多遍般,慌張地跟隨唸誦著同樣的禱詞,聲音雜亂,彼此打著節拍。
甚至於個別修士顯得過於激動,立刻在地上跪倒,磕頭如搗蒜般用力。
蓋里斯能聽見見他念的是:“阿拉胡阿布杜穆罕默德!”
這下子,蓋里斯的臉色徹底黑了,他是懂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