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的蠻族人如蟻潮般湧來。前頭的部隊已經把雲梯再次架到城上,開始往上爬。
就當雲朔感覺到有些絕望時,他一抬頭,就看到了一團火。
火是在敵營後方燒起來的,而且藉著風勢,越燒越大。
雲朔愣了一下,突然一把抓住祖今安的胳膊,急聲問道:“我們的騎兵在哪?”
“雲大人,按照你的要求,他們早就在城裡等候多時了。大人,你是打算要突圍了嗎?”
“突你媽的圍,老子是要帶騎兵從南門出城,去突襲他們。西門這裡就交給你。”
“突襲?”
“你回頭看看。是我們的援軍來了!來人,快給我備馬。”
祖今安猛地轉身,眼前的一幕讓他笑出聲來。
只見敵人後方火勢沖天,猶如紅燒雲般壯觀。還有幾百頭尾巴著火的牛,拉著空車,朝城下的蠻族人衝去。
“放箭,給我放箭,一支也不要留。”
祖今安指著已經開始爬上雲梯的蠻族人,歇斯底里地喊道。
這一刻,他也明白,這是最好的反擊機會。能不能保住柳城,全看這把了。
……
半個小時後,雲朔終於在戰場上和傅星峰、劉志天兩人會合了。
此時,蠻族人就像漣漪般四處散去,潰不成軍。
當他們先後遭遇營寨失火、群牛亂舞、兩軍突襲後,士氣就崩了。
很多蠻族士兵都懵了,不知道來了多少敵人的援軍。有些蠻族人還把雲朔那支騎兵,也當作城外的援軍。
大多蠻族人甚至沒有和帝國軍士交上手,就只顧著跟隨身邊夥伴奔跑。
戰場上就是這樣,當資訊不對稱造成群體性恐慌後,崩盤往往就在一瞬間發生。
“在下柳城雲朔,見過兩位大人。”
“我是兆西第一獨立團的團長,叫傅星峰。他是副團長,叫劉志天。”
“哦,原來是兆西的兄弟來了。多謝!敢問袁清一將軍身在何處?”
“我們是兆西軍團第一批到達遼地的。袁將軍的大部隊還在後面,大概過幾天就會到達。”
“千里來援,感激不盡。請隨我進城。”
“好。”
就這樣,傅星峰、劉志天首戰告捷,幫雲朔、祖今安解了柳城之圍。
入城後,祖今安得知救援柳城的恰好是兩位好友,更是笑得手舞足蹈。
三天之後,袁清一率領的主力也進入遼東。五天之後,另一支援遼的生力軍——雷蒙德軍團也來了。戰局開始轉守為攻。
4月7日,傅星峰、劉志天在遼東的另一座城——營州,見到了隨雷蒙德而來的沈離寒。三人久別重逢,都是欣喜若狂。
現在,援遼的部隊還差一支神秘的部隊——牛頭軍團還沒有來。
這支軍團長期駐守在滇南,距離遼地最遠,加上路上坎坷,常常要跋山涉水,自然來的就慢。
這次援遼,老牛頭王派出了五千牛頭子弟。雖然人數不多,卻是個個勇猛異常。
4月21日下午,袁清一在剛剛收復的襄山城署衙召開軍事會議。
“這段時間以來,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我們是屢屢收復舊地。今天上午,我們又拿下了襄山。這是平遼以來,收復的第十一座城池,可謂是碩果累累。
我記得,今天第一個登入城頭並殺出一個缺口的,是兆西第一獨立團的副團長劉志天,沒錯吧。”
這時,站在下面的劉志天站出來,拱手說道:“回將軍,第一個登城的其實是傅星峰,末將只是緊隨其後。”
“哈哈,你們兩個可真有意思。星峰報你為首功,你卻說是他的。好了,這首功,你們平分吧。”
“是。”
“遵命。”
“無論是來自哪個軍團,凡是有功的,我都記錄在案。並且,我在昨天就已經為大家請功,已快馬上報陛下。想必過段時間,晉級的、封賞的各種聖旨就會陸續下來。
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原則。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大錯不可恕,小過可功抵。只要諸君奮力殺敵,我絕不會虧待大家。”
講到這裡,眾人齊聲說道:“必當赴湯蹈火,不負將軍所託。”
“很好。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不愁遼亂不平。但是,接下來的仗就越來越難啃了。龍昊,你來說說當前的形勢。”
“是。”
龍昊走出來,指著牆上的大地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