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澹臺肆封王不過半月,隆熹皇帝澹臺鴻和便駕崩了;
皇位由當時的皇太子澹臺浩繼承。
澹臺浩年長澹臺肆十八歲,他登基的時候已是三十五歲的年紀。
當時天下大亂,硝煙四起。
烏蘇國得知澹臺肆回京,野心再起,在景國邊境挑起戰爭。
一時間邊境的百姓民不聊生。
澹臺肆來不及等登基大典舉行,便帶領軍隊北上,再次為景國征戰;
之後,為了守住邊境安寧,保景國無後患之憂。
澹臺肆一直駐守邊境。
直至崇文帝澹臺浩薨逝到新皇登基,他也沒能回京。
從十三歲到如今,澹臺肆為國征戰到守衛邊境已經過了十二年。
遵先皇遺囑,邊境穩定後,便將澹臺肆召回。
如今,四海昇平,當今皇帝澹臺堯一道聖旨將澹臺肆召回。
隨著這道聖旨一併下來的,還有一道賜婚的聖旨。
容潯來到這裡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便覺得事有蹊蹺。
那位宸王要是真如書上說的那樣少年英雄、驍勇善戰,又尊貴非常。
就連當今皇上都要敬他幾分。
怎麼會將他一個侯府的庶子賜給宸王,這不活脫脫打人臉嗎。
何況,皇宮裡知道有他這個人的存在嗎?
更離奇的是,宸王人如今還在返回的途中,這道賜婚的聖旨就下來了。
皇上就那麼著急為他的親皇叔找一個妻子?
這是有多怕他皇叔孤寡一輩子啊?
想到這兒,容潯讓文喜想辦法去打聽打聽。
還真別說,文喜上京一趟還真打聽出了一些東西。
其實這件事查起來不難;
關於賜婚的事情,京師裡早就傳開了;
聖旨到永安侯府那天,永安侯上下都跪在門口接旨。
首領太監念聖旨的聲音十分的洪亮————
聖旨裡大概的內容就是皇上感念宸王多年守衛邊境不易;
如今二十五歲的年紀卻依舊孤身一人,便將永安侯的公子賜給宸王做正妃。
以告慰他十幾年以來的辛苦和不易。
永安侯的祖父當年隨太祖皇帝征戰天下,
身份地位也是一眾官員中數一數二的。
以永安侯如今的地位,這樁婚姻還算般配。
讓人議論紛紛的是,皇上為何賜給宸王一個男妻。
雖說景國男子之間可婚配,就連當今皇上後宮中也有幾位男寵。
但當今王爺和皇子中,還沒有誰的正妻是男的。
聖旨賜下後,京城瞬間沸騰;
不出半日,京中上下便都傳開了
文喜稍微一打聽,就打聽到了當天聖旨的大概內容。
他回來告訴容潯後,容潯沉默了好半天。
聖旨上說將侯府的公子賜給宸王做王妃,但沒有明確說是哪位公子。
侯府香火旺盛,子女眾多,光是兒子就有七個。
雖說夭折了三個.......
但旁人想到能與宸王地位相匹配的,
自然而然會覺得被賜婚的是侯府的大公子。
嫡長公子容轍。
一開始容潯想不通賜婚的物件為何會突然變成了他。
但傳話嬤嬤說侯府夫人陳氏將他認在膝下時。
容潯大概就猜到了————
雖說這位宸王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位戰神王爺有不少追崇他的人。
但關於澹臺肆上不了檯面的傳言也不少。
最為廣為流傳的就是他殺人如麻、冷血非常,
且命格很硬,克妻克子克父母。
誰嫁給他都不會有好下場。
最主要的是,不知道是誰傳他長相醜陋,
一張溝壑不平的臉能生生將三歲小兒嚇的啼哭不已。
讓人一看就忍不住反胃嘔吐。
侯府的那位夫人大概是怕自己的寶貝兒子嫁過去受苦。
想起來農莊裡還有他這麼一個人。
才動了歪心思想讓他替兄長嫁進宸王府。
本來也沒多少人知道容潯的存在。
陳氏再對外說她有一個患病多年的嫡七子一直養在深宅。
替嫁的事情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掩蓋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