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響徹雲霄的高呼之聲,只見文武百官整齊劃一地屈膝跪地,他們低垂著頭顱,雙手恭敬地放在身前,以無比虔誠之姿靜靜聆聽著即將宣讀的聖旨。
畢竟這可是在世人面前,這表面功夫可得做足了。
而街道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百姓聽到那山呼海嘯般的朝拜聲時,他們亦如潮水一般迅速跪倒在地,臉上滿是敬畏與肅穆之色。
然而,此時此刻,人群中的百家弟子心中卻不由得升起一絲慌亂,他們面面相覷,目光交匯間彷彿能看到彼此內心的忐忑不安。
這道聖旨……該不會是要力保儒家吧?
若真是如此,我們其他流派今後又將何去何從?
百家今天算是和儒家撕破臉了,如果儒家緩過來了,那麼百家絕對會遭到儒家更無情的打壓。
與此同時,孔家族人的表情則截然不同,他們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滿臉期盼地望向錢多多,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激動的光芒。
每個人都在暗自揣測,這道聖旨肯定會保佑我們孔家的地位穩如泰山,畢竟我儒家傳承千年,對朝廷和百姓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啊!
就算近些年有些歪了,但不可否認先前的功績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來教化眾生,賴有儒家,今司掌教化之責,以牧萬民,漫漫千年矣。
自昔年漢武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亦曾有天下大治之景,萬民安康,河清海晏,歌舞昇平,然,歲月流轉。
由唐運告終,五代十國禍亂中原以來,儒家教化寸步不前,其心漸蒙塵垢,其善妒而不容他美。
以致諸子百家凋零,再不復百家爭鳴之盛況,唯其自傲,其貪婪而不知止,溝壑難填,欲求獨尊而不惜打壓百家。
其後更是屢修降表於異族,上愧對孔孟聖人,中愧對朝廷社稷,下愧對萬千黎民,朕心哀痛不已。
儒家司掌教化之責,上不思安家國社稷,下不教化黎庶萬民,德行有虧,全然無有教化萬民之典範。
故朕將孟聖移除聖廟,以資警告,若其眷戀窮城,徘徊其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
凡我後繼之君,如見儒家不思悔改,變本加厲,難承教化萬民之重,當及早焚書坑儒,另起百家掌教化之責。
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江山安定以民為本,儒家捨本逐末,初心不再,腐儒當儘早坑殺之,以免禍國殃民!
此詔交付朕貼身大伴,乃翰林學士劉三吾親筆,凡我兒孫,得見此詔,必力行之,違旨者,不得入宗廟享受血食,欽此。”
錢多多巴拉巴拉唸完了這道聖旨。
唸完之後,全場譁然。
焚書,坑儒!
“不,不對,偽詔!這是偽詔!太子,這絕對有人矯詔啊!”
孔家人不敢相信,朱元璋竟然會留下這一道聖旨。
朱元璋先前把孟子移出孔廟,不是因為孟子的民本思想不利於朱元璋的統治嗎?怎麼會是這樣?
朱元璋:對對對,咱就是這個意思啊。
朱雄英:筆桿子現在握在我的手裡,是非黑白已經不由你決定了。
“太上皇聖明啊,早早看出儒家狼子野心,哈哈哈。”某墨家學子站起來高呼。
雖然他們也不喜歡朱元璋,因為這樣子定下的種種制度是在遏制華夏發展,而墨家一心致力於推動發展。
所以墨家也不咋喜歡朱元璋。
但是這一道焚書坑儒的聖旨,墨家對朱元璋有了那麼一絲好感。
看來,除了自私自利和利慾薰心以外,他不糊塗啊,哈哈哈哈。
錢多多把聖旨拿到眾官員面前核驗真假。
武將集團就掃了一眼,管他真的假的,這時候假的也得是真的。
反倒是文官集團,看得仔細了一些。
這特孃的……還真是朱元璋的聖旨。
聖旨沒錯,貢墨沒錯,寫聖旨的人沒錯,這特孃的是真的聖旨啊。
上面寫著的是洪武十年。
禮部尚書心中掀起滔天巨浪,已經可以確定了,這是個局,這絕對是個局!
這目的就是為了這焚書坑儒。
誰布的局啊。
“偽詔!我們不服!”
“對!我們不服,太上皇一向尊崇儒學,怎麼會下旨焚書坑儒!”
“這絕對是偽詔,我等決不奉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