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直接把教化之權收到手裡了。
這焚書坑儒,最大的收益是被朝廷得了啊。
教化之權說是分給了百家,實則握在朝廷手裡,百家得到了什麼?無非是沒有先前打壓的那麼狠了而已。
朝廷肯定會打壓百家學說,讓百家在一個控制範圍內。
不可能任由百家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百家的腦袋上依舊懸著一把利劍,只是這把利劍從儒家換成了朝廷。
“殿下,這其中肯定有誤會!有誤會啊!我儒家乃聖人門下……”
這時候,還有鬍子一大把的腐儒想要讓朱雄英收回成命。
然而,話都沒說完就被打斷了。
“聖人,怎麼,就你們儒家有聖人嗎?我們兵家難道就沒聖人嗎?”
“就是嘛,我們縱橫家也有聖人好吧。”
“這整的,誰家沒個聖人似的。”
“我們說,是因為我們真的有聖人,你們小說家有啥聖人?”
“我……我……說得像你們名家有聖人似的,人家縱橫家有啊,你們難道有嗎?”
說好的一起懟儒家的,怎麼還內鬥了。
哦,忘了,儒家懟完了,不用再一致對外了。
“此次設立國教,乃孤之錯,孤太輕信書中之言了,識人不清,聽信讒言,才搞得如此興師動眾,孤要向萬方謝罪。”
說著,朱雄英拱手向前方眾人一拜。
直接把設立國教的事情從自己身上摘的一乾二淨了。
這個跟自己沒關係。
俺就是個八歲的小孩子,俺是被人騙了,嗚嗚。
“殿下!”百官也紛紛俯首在地。
媽耶,朱雄英咋還整什麼謝罪的事情呢。
寫完罪之後,朱雄英說道,“回宮。”
說完,甩袖離去,一副被儒家氣得不輕的樣子。
百官紛紛跟著起身,禁軍開出一條路,朱雄英坐上了車輦,百官緊隨其後。
浩浩蕩蕩回宮。
禮部尚書愣愣地佇立在狂風之中,衣袂翻飛,髮絲凌亂,他瞪大雙眼,滿臉不可置信,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這……這究竟是誰出的餿主意啊!”
朝廷竟然要將那已經外放了上千年之久的教化之權給收回來,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不過嘛,這主意雖然餿了點兒,但是這教化之權一旦被收回,按照常理來說應當是歸屬到自己所掌管的禮部名下才對。
跟誰過不去都沒關係,主要是誰不想手中權力大呢?
禮部尚書這個位置接下來肯定會很吃香的。
想到此處,禮部尚書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因為禮部尚書深知,如果真如自己所想,那麼禮部內部必然會迎來一場巨大的人事變動。
而在這場風波之中,倘若自己無法成功成為朱雄英的心腹之人,恐怕自己這禮部尚書的寶座就難以坐穩了。
一念及此,禮部尚書心急如焚,再也顧不得許多。
只見他腳下生風,急匆匆地朝著朱雄英所在之處奔去,想要趕在其他人之前向其表明忠心,以保住自己如今的地位和權勢。
“呵呵,真是可笑至極!你們儒家平日裡不是口口聲聲地宣稱在宮中悉心教導著皇族子弟們嗎?可如今呢?竟然幹出這種坑蒙拐騙的勾當來!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君子之道、聖賢之學嗎?”人群中有人率先發出一陣冷嘲熱諷。
“可不是嘛!就連太子殿下這樣年幼純真的孩子,你們居然也狠得下心去欺騙,真不知道你們的良知和道德底線究竟在哪裡?依我看吶,這將儒家設立為國教一事,分明就是你們花言巧語誆騙太子殿下所下達的旨意!如此行徑,實在令人不齒!”另一個人緊接著附和道,語氣中充滿了鄙夷與憤怒。
“哈哈哈,這下可好了,本想借著皇家的權勢讓自家學派風光無限,卻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腳上!想必此刻你們已經開始後悔莫及了吧?”又有一人幸災樂禍地大笑起來,那笑聲迴盪在空氣中,彷彿要穿透人們的耳膜。
“哼,如此對待一個尚且年幼無知的孩童,你們的良心莫非都被惡犬給吞食殆盡了不成?虧得你們還整日裡自詡清高,滿口仁義道德,原來都是些虛情假意罷了!”這時,一位老者站出來,義正言辭地斥責道。
“呵忒!瞧瞧你們曾經吹噓的萬般皆下品,唯有儒學高,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等著瞧吧,儒家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