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豎子!你敢……想歷朝歷代之皇帝,無不尊奉我儒家為正宗,萬千黎民無不習我儒家聖言,我儒家秉承聖人之言,代天司牧,教化眾生,於社稷有功,於萬民有功,你竟敢……”
孔家族人指著毛驤,你這傢伙罵的要不要這麼難聽?
這裡這麼多人呢。
毛驤輕哼一聲,“住口,你這群貪生怕死的腐儒,也配妄議社稷大事?世修降表就是你們為天地立心?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就是你們為生命立命?仁義禮智信沒有忠,就是你們的為往聖繼絕學?識時務者為俊傑就是你們的為萬世開太平?”
“就是!百姓們能否填飽肚子?是否有足夠的衣物來抵禦嚴寒?你們口口聲聲說要為蒼生立命,宋朝一倒你們就投降了,管過百姓死活嗎?”有人義憤填膺的質問道。
“自古以來,民眾才是國家的根本,君主居於次要地位,江山社稷更是排在其後,是故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可如今你們連讓老百姓都吃飽這等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還有何顏面承擔起施行教化的責任呢?”又一人站出來大聲斥責道。
這時,只見一名來自農家的代表挺身而出,他目光堅定、語氣鏗鏘有力,“殿下,如果能讓我農家成為國教,小民可以向您擔保,只需短短五年時間,這片天下便再也不會出現餓殍遍地的慘狀,而十年之後,大明朝將會實現沒有一個人被餓死的偉大目標!”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一旁的墨家之人立刻反駁道,“簡直是痴人說夢!你們農家還是老老實實地去種地吧,想要執掌教化的重任,非我們墨家莫屬!十年,我們墨家能讓大明屹立天地之巔!”
緊接著,縱橫家也不甘示弱地叫嚷起來,“哈哈哈哈哈,諸子百家之中,在我縱橫家面前,你們這些流派又怎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要說設立國教,理應是由我們縱橫家來擔當此大任!”
一時間,諸子百家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整個現場陷入了激烈的爭論當中。
而此時的朱雄英則坐在高位之上,面沉似水地看著手中掌握的種種證據,心中不禁暗暗思忖,未曾料到,這儒家竟然比自己原先想象的還要過分許多。
想到此處,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猛地站起身來,一把將面前那張雕刻精美的御案狠狠地掀翻在地。
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滿朝文武皆被嚇得渾身一顫。
“禍國殃民!誤人子弟!”
“殿下息怒,請殿下息怒啊!”
眼見朱雄英動怒,百官們頓時慌了神,一個個急忙跪地叩頭,齊聲高呼。
“若我天下百姓也學著世修降表,漢武鑄起的脊樑就毀在你們這群腐儒手裡了!”朱雄英憤怒的指著下面這群儒生。
此刻,一眾儒生人都是傻的。
這怎麼突然就反轉了?怎麼就反轉到這一步了?
不是要冊我們為國教,享受無上榮光嗎?這怎麼就成了國之罪人了?
不對勁,這不對勁吶。
“殿下,依臣看來,這等腐儒之所以備受尊崇,無非是他們帶頭下跪,並且呼籲百姓一起下跪,俯首稱臣!奴顏婢膝就是腐儒文化,君子六藝早已拋至九霄雲外去了!腐儒之經典早已不是當年聖人之言,而是卑躬屈膝!”
劉三吾當即站出來高呼道。
這得趕緊追上朱雄英的腳步了,要不然的話,自己回頭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我看啊,孔家的宗旨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吧?”
“反正誰主宰中原,就給誰叩頭,管他是不是異族。”
“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呵忒!”
“時無英雄,便豎子成名而已。”
“百萬儒生齊屈膝,更無一個是男兒!”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百家傳人跟著懟,若是能借此機會把儒家拉下神壇,絕對是百家之福。
朱雄英一腳跨過御案,來到這群腐儒的面前,氣得面色漲紅,指著眾人罵道。
“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爾,謂之國賊!”
“好!”百家弟子聽到朱雄英這麼罵,連忙支援。
罵得好,多罵點。
“殿下,阿諛諂媚之輩,奴顏婢膝之徒,豈可再掌教化神器?請殿下順應民心天意,廢黜儒家!”縱橫家某弟子站出來說道。
“殿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儒家有過不假,可亦有功,理當功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