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下旨,開展反纏足運動,嚴查嚴打各地纏足現象。
其中就以鳳陽為反面教材。
當這一版大明國報被錦衣衛呈到朱元璋面前時,他那雙如鷹般銳利的眼睛快速掃過報紙上的文字,剎那間,一股怒火從心底噴湧而出,只見他怒目圓睜,抬腳狠狠地踹向眼前那本就不咋穩的桌子。
只聽砰的一聲巨響,那張桌子竟然被朱元璋一腳踹得翻飛起來,重重地砸落在地,然後散架了。
朱標嘆了口氣,“爹啊,這是你這個月踹壞的第三十八個桌子了,沒有碗砸你也別踹桌子啊,咱們待會兒還吃不吃飯了?”
“槽!這上面到底在胡言亂語些什麼鬼東西?居然敢說不廢除纏足就是咱的過錯?咱不過是沿襲古人制度罷了,未曾加以制止而已,難道這也成了罪過不成?”
朱元璋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口中不停地怒斥著。
而此時,坐在一旁地上的朱標卻顯得十分淡定,他若無其事地擺弄著手中的一把稻草,對於父親的暴怒早已習以為常。
“爹啊,這不是錯嗎?好的東西不去學習和推行,偏偏要去效仿那些不好的舊俗,您不喜歡推動文明進步,反倒總是喜歡走回頭路,開歷史的倒車。”
朱標抬起頭來,看著憤怒中的父親,毫不畏懼地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聽到兒子這番話,朱元璋頓時瞪大了眼睛,大聲反駁道,“咱這麼做還不是為了咱們朱家能夠長治久安嗎?”
然而,朱標的態度依然堅決,他嘴裡嘟囔著,“那您之前還口口聲聲說著天子當與百姓共天下這樣的話,現在看來,您這不就是在欺騙天下人嗎?”
“你……”
一時間,朱元璋竟被朱標的話語噎住了,他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幾句,但最終卻發現自己不知該如何回應這個太過實誠的兒子。
沉默片刻後,朱標接著說道:“爹啊,其實這報紙上有些觀點還是挺有道理的,比如說......明實亡於洪武,大明亡國的禍根正是由你親手埋下的呀。”
“標兒,你變了。”
朱元璋說道。
朱標點了點頭,一臉凝重地說道。
“是啊,爹,我確實變了,這段時間以來,我在這牢房之中靜下心來,反覆思考了太多太多。
爹,說句真心話,這次您真的做錯了,要不然這樣如何,您趕緊寫一封誠懇的罪己書呈給母后。
或許母后看在您已經認識到錯誤的份兒上,能夠心生憐憫,將我們父子倆接回京城去呢。
就算情況再糟糕一些,至少也能讓我們走出這座大牢吧,難道您就甘心一直在這暗無天日的牢房裡面待到老死嗎?”
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裡,朱標整個人都變得沉穩和內斂了許多,他不再像從前那樣衝動急躁,而是學會了冷靜地分析問題。
這段時間,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朱標都會獨自坐在那冰冷的稻草上,默默地回憶著過往的種種經歷。
尤其是對於當前的局勢,朱標更是深入地進行了反思。
所謂的洪武之治,真的如同那些官員們所吹噓的那般美好嗎?
洪武皇帝,也就是自己的父親朱元璋,當真如滿朝文武大臣們所吹捧的那樣,堪稱千古一帝嗎?
然而,面對兒子苦口婆心的勸說,朱元璋卻顯得怒不可遏,一把將手中的大明國報狠狠地摔到地上,然後又抬起腳憤憤不平地用力踩踏了兩下。
嘴裡還大聲怒吼道,“放狗屁!老子何錯之有?要怪就只能怪當初太過於聽信你母后的勸告,讓她屢次三番干預朝政之事,以至於讓她逐漸滋生了野心,如今可好,居然敢公然發動兵變,逼迫於咱,奪咱的權,篡咱的位!簡直是無法無天!”
“權,母后一直都有,位,只是看母后想不想坐而已。”
朱標平靜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一愣,“你說什麼?”
“母后兵諫,用的不是你妻子的身份,而是馬家小姐的身份,你忘了魏國公他們稱呼母后不再是嫂子,而是大姐了嗎?”
朱標這話一出,朱元璋沉默了。
一句大姐,就表明了馬皇后的立場。
“哼。”
朱元璋悶悶的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朱標繼續開口道,“賢妻扶你凌雲志,未還賢妻萬兩金,爹,你有沒有算過,你這大半輩子,可謂一事無成?”
“你說咱一事無成?”朱元璋瞪大了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