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初戰三江(2 / 4)

五千人馬,率戰船即日進行,先到三江口紮營,等待將令。又令蔣欽,周泰帶五千人馬為第二隊。

淩統,潘璋為第三隊,呂蒙,董襲為第四隊,陸遜,陳武為第五隊,呂範,朱治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兵水陸並進,限期取齊。他調拔以後,諸將遵令各自收拾船隻兵馬軍器陸續起行

但諸葛瑾見了孔明,還未正式開口,便被孔明出言阻止,孔明邀他共同扶保劉備,以免兄弟分離,只一句話便把諸葛瑾擋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只得告辭而退去回覆周瑜的命令。

周瑜知道諸葛瑾沒有說動孔明,他想借曹操之手除掉這個江東的心腹大患。次日他進內辭別孫權,與程普,魯肅統軍向夏口進發,並邀孔明同行,孔明欣然從之,一同乘船來到離三江口三四十里的地方紮下了行營,周瑜在中央下了大寨,岸上依西山安下了營寨。孔明卻是在一葉小舟中安身。

周瑜安營紮寨已畢,他派人請孔明入帳議事。當孔明來到中軍大帳,周瑜便對他說,當時袁曹爭戰於官渡,曹操兵少,袁紹多他的人馬將近十倍,而曹操最終還是戰勝了袁紹,主要的原因是採用了許攸之謀,先斷了烏巢袁紹的屯糧之地,才扭轉戰局的。

今天曹兵八十多萬,我東吳出兵不過八萬人,當然抵抗不了曹軍,所以也想用此計,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我打聽到曹操的糧食所在地在聚鐵山。先生你久居漢上,自然熟悉地理。我想請你與關,張,趙雲帶兵去斷曹操的糧道,我這裡也派兵千人協助。不知先生意為如何?

孔明當時答應,連忙出了大帳,魯肅密諭周瑜說,你真的讓孔明帶人去劫糧道,是什麼用意?周瑜說,“此人若存,是我江東的心腹大患,與曹操相比也不遑多讓,所以我就是要借曹操的手除去他。以絕後患罷了”。

魯肅深知他說不動周瑜。於是便來探望諸葛亮,看他知不知道周瑜的用意,他看到孔明興高采烈整點軍馬要行。魯肅以言挑之曰“先生此去能成功嗎”?孔明笑著說“我水戰,步戰,車戰,馬戰都得其妙,何愁功勞不成,我又不是跟你和周都督一樣,只有一種能力罷了”。魯肅詫異說,吾與公瑾何畏只此一能?

孔明笑著說,“你難道沒有聽江南小兒的歌謠唱的嗎?“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就是說你只能打點埋伏仗,把守關隘而已,而周公瑾呢,也只能在水上交兵罷了”!魯肅將他的言語說與周瑜,周瑜當下大怒,叫魯肅,你叫他先別去了。

我自己帶一萬馬軍去聚鐵山斷曹操的糧草,讓他知道我到底是不是隻會水戰?魯肅就是一個傳話筒,他又把周瑜的話帶給孔明,孔明對他說,公瑾叫我去斷曹操的糧道,分明就是想借曹操的手除去我,所以我以言語激之,他便上當了。但我們都不能意氣用事,如果吳侯與劉使君同心抗曹操,才有一些勝算,但是如果互相謀害,就大事休矣!

曹操性格多疑,極會用兵。他平生就喜歡斷人的糧道,自己的屯糧之地自然有重兵防守,都督一去,必然會被曹操所擒,曹操只要擒獲公瑾,那江東真的只能走投降的這一條路了,目下只能在水戰之上讓曹操吃一點苦頭,挫敗北軍士氣,再想辦法破之,方為上策。

魯傳話筒又把孔明的話傳與周瑜,周瑜搖首頓足的說,這村夫見識勝我十倍,今不除之,必定成為江東之禍,魯肅說目下正是用人之際,望公瑾以國家為重,等破曹之後,圖之未晚!周瑜暫時應允。

在說張飛自從孔明東下江東之後,他與賈詡,徐庶等人商議,將江夏的人馬重新整合,淘汰了老弱殘兵,剩下的精銳有近八萬人,他又根據後世穿越者的記憶,默寫出《黃帝內經》、《千金方》,《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溫病調變》等醫書的大致內容,並開始派出多方細作,搜尋張仲景,和華佗的下落,他開始籌建一支醫療大軍,戰時可以救死扶傷,平時可以造福人類,並請徐庶,賈詡,陳群等人先成立教育司,讓一些人也能識一些字,慢慢的推廣到基層去,讓小童就開始學懂如何忠君愛國,把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小孩裡面傳播開來,他也抽時間帶上兵士幫助村民修建道路,引水灌概農田,在他的關照之下,江夏各地開始有了一些起色。

他建議讓陳群輔佐劉琦坐鎮江夏,請大哥劉備帶著徐庶,賈詡與眾將進駐夏口,與關羽合兵一處,跟周瑜的軍隊成為犄角之勢,以便對應曹兵。劉備聽從他的建議,乃移江夏之兵往樊口屯紮,為了探聽孔明的下落,劉備派遣糜竺帶著牛羊酒水等物,去江東打探情況。

糜竺當下領命,當下帶了禮物來到周瑜的大寨,周瑜聽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