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既然劉備一夥如此猖獗,就不能再給他發展之機。他當即下令,曹仁,曹洪為頭隊,帶十萬人馬先行;朱靈,路昭為二隊,夏侯淵兄弟為第三隊;于禁李典為第四隊,操自帶諸將、謀士為第五隊,每隊人馬十萬,又令虎痴許褚為折衝將軍,領五千人馬為先鋒,向新野殺來。這是建安十三年的事情。
當下太中大夫孔融諫言“劉備,劉表為漢室宗親,不可輕伐;孫權據有江東六郡,並有長江之險,也不容易攻取。丞相興此無名之師,恐失天下人之望”。
曹操大怒,叱退了他,可是合該岀事。御史大夫郗慮與融不睦,乘機誣陷孔融,於是曹操下令捉拿孔融全家問斬,後來荀彧出面求情,曹操才下令收葬孔融一家的屍首。
曹操殺了孔融一家之後,傳令許褚帶兵先走,並令五隊人馬整裝而行。他令荀彧等人坐守許昌,調撥糧草。
此時劉表已病入膏肓,他派人來請劉備託孤。劉備帶著關張二將到襄陽來見劉表。景升斷斷續續的對劉備說,“賢弟呀,為兄已經病入膏肓,也許活不了多久了。今將大事託與賢弟,二子無才,不能承吾基業。吾死之後,賢弟可為荊襄之主,只望賢弟能善待吾子即可”!
玄德泣而拜之曰“備自當竭盡全力輔佐侄兒,不會生其它之意”。正說著之時,探馬忽報說曹操大軍前鋒部隊已快抵達新野。劉備慌忙告辭劉表,帶上關、張回新野而去。
劉表在病中知道此信,他吃驚不小。他也集眾人商議,欲令劉備扶保劉琦為荊襄之主。蔡氏聽見大怒,她召集蔡瑁,蒯越及張允等人商量,派人把守好內外城門,以免劉琦帶人進來。劉表久盼劉琦不到,最後帶著遺憾,大叫數聲,終於口吐鮮血而亡。
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商議,篡改遺囑,擁立十四歲的公子劉琮為荊襄之主。然後才舉哀報喪。劉琮擔心劉琦夥合同劉備興師問罪,幕官李珪建議他立刻派人往江夏請回劉琦主政,並令劉備一同理政,方可北御曹兵,東抗孫權。
劉琮還沒有回答,蔡瑁就高聲責罵李珪,你是什麼人,也敢胡亂發言,抗逆主公的遺命?並叫人當即殺了李珪。
於是劉琮為主,蔡氏親信人員接掌了荊襄各地的軍權,並命治中鄧義,別駕劉先以守荊州,劉琮母子進駐襄陽,以據劉備,劉琦。
再說劉琮剛到襄陽,就聽說曹操大軍已往襄陽而來。他立刻吩咐請蔡瑁,蒯越商議。有東曹椽傅巽上前建議他立刻投降曹孟德以保富貴,劉琮當時斥責了他。傳巽問劉琮,“你比曹公如何”?劉琮說“我當然比不過他”。
這時帳下諸多文武盡皆主降,昔日劉表奉為上賓的王燦對劉琮說,你既然知道比不過曹公就好,說明你也有點見識,想呂布,袁術,袁紹都不是曹公對手,你一小孩有何能力對抗曹公。只有投降才能保住性命,也許曹公高興,還能賞給你一個小官。
劉琮無奈對他們說道“可是此事該讓我母親知道才行,看她是何主意才能定奪”!這時蔡氏迫不及待的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她說“既是你舅舅和大家的主意,何必讓我知道,你就派人去聯絡曹丞相,準備投降去吧。記住,降書上的言語要低調一點,免得丞相不高興,那會自取其辱的”!
無奈的劉琮只得寫了降書順表,令宋忠為使直到皖城,拜見曹操,並獻上劉琮的書信,曹操當下大喜,他重賞了宋忠,並叫他回去教劉琮出城迎接,答應封劉琮永為荊州之主。
宋忠告別了曹操,返回的時候遇上了關羽,在關公的再三盤問之下,只能將前因後果仔細的交待了一遍,關公聽後大驚,即押著他來見玄德說明此事,當下劉備聽信大哭,賈詡聞之,便向劉備建言“說可帶著宋忠,起兵渡江,奪取襄陽,殺死蔡氏劉琮等人,扶立公子劉琦為主,方可抵抗曹操”。
劉備說“多謝文和先生提醒,不過我自有主見。不多時劉琦派伊籍來見,他約劉備共同起兵討伐劉琮,蔡瑁。剿除蔡氏蒯族。但劉備也沒有答應。他說劉表臨死之前將他二子託付於我,如果我擒其子佔其地,將來沒有面目見劉備於泉下。
孔明問他,如今曹操大軍已經到了宛成,我們如何是好?劉備說暫時退回樊城,先躲避一下再說,正說著之時,探馬報說曹操先鋒部隊已經到了博望了,先主大驚,連忙命伊籍速回江夏,報知劉琦,調集軍馬準備接應,一面與孔明商議,怎樣拒敵。
孔明建議先主召集大家共同商議,他先一步來找張飛,看張飛有何計較,再作安排。
孔明來到張飛住處,卻見張在紙上畫些什麼,他走近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