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嘉諭方畢,忽報正東又來一隊人馬。帝令夏侯惇探之,回奏說是曹將軍的步兵到了。帶隊的是曹洪,李典和樂進。他們也拜見了皇帝,通報過姓名後,曹洪奏道“臣兄知道賊兵近至,恐夏侯惇等勢孤難敵,又令我等加倍疾行來助”。
帝大喜曰“曹愛卿真乃社稷之臣也”。遂命眾將護駕而行,這時探馬來報,今有亂賊李傕,郭汜領兵長驅而來。帝命夏侯惇,曹洪分成左右兩隊迎擊,馬兵在前,步兵在後一齊向前攻殺,賊兵大敗,被斬首的有一萬還多。於是請帝回宮洛陽,夏侯惇,曹洪等屯兵城外。
次日,曹操統中軍來到,安營以畢,進城見帝,他伏拜在地,高聲曰“臣鎮東將軍,領兗州牧曹操見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帝下座親手攙起,“曹愛卿平身”。操奏曰“臣向蒙聖恩,刻恩圖報。今李傕,郭汜叛逆,臣帶精兵二十萬勤王。以順討逆,無不克捷,請陛下善保龍體,以安社稷。
帝曰“若不是徵西大將軍張飛多加上照顧,貢獻食物費用,並出謀劃策,朕決計等不到卿來”當下加封曹操為車騎將軍,魏侯領司隸校尉。
“徵西大將軍張飛”?曹操問道“陛下什麼時認識此人的?獻帝曰“在王允除董卓逆臣之時,當時皇宮內衣食拮据,張飛獻了黃金萬兩,銀錢十萬,綾羅綢緞五百匹,糧四十石,美酒百壇,玉璧二十對。他說他與他人結義,曾破黃巾,經三十餘戰,皆有功勳。朕甚高興,給了他聖旨一道,封他為徵西大將軍”。
“哦”,這莽夫也懂政治,知道造聲價”。文若真乃吾之子房,若來遲一步,這功勞肯定被那大耳賊奪去了。曹操暗自忖道。
“那後來呢”?曹操又問道。“李郭二賊犯長安時,他又來到宮廷,這次送了一萬二千兩黃金,還給朕留下了108名精壯士兵為御林軍保護朕之安全”。獻帝一高興,管不住口了。
108人?天罡地煞之數,這匹夫到底想幹什麼?曹操過細思考,卻也無法弄清張飛的意圖。
“那後來呢?請問陛下”。曹操繼續問道”。“後來,李傕劫持了朕與皇后,郭賊劫持了公卿大臣,張飛與皇甫酈一起用謠言,讓李賊部的羌人等離開,削弱了李賊的兵勢”。獻帝道。
“為了讓楊奉的軍隊真心護朕,他用朕的名義,拿岀萬兩銀子和千匹布帛犒賞了楊奉的部下,而楊奉本人和徐晃也各自得了金百兩,銀五百兩,綢緞二十匹,白玉一對,犀牛角一對,美酒二十壇,所以楊奉的部下才真心護朕”。
“啊,這匹夫做事,真是一環扣一環喲”。曹操臉上開始不自然起來,久經人事的獻帝也知道張飛的行為引起了曹操的不快,他也沒有再繼續說了下去。
再說李郭兩個商議,趁曹操遠來,意欲速戰。商定之後,次日領兵出迎。曹操令許褚,夏侯惇,典韋帶領五百鐵騎殺向敵陣,在裡面來回擾了數遭,殺得二賊軍心大亂,方陳兵列陣。李傕侄兒李別,李暹縱馬出來,這邊許褚不容分說,提刀疾岀,將李暹砍於馬下,李別大驚失色跌下馬來,也被許褚斬了,提兩人頭而出。
曹操手撫其背贊曰“真乃吾之樊噲也,”當下命曹仁領左軍,夏侯惇統右軍,自己帶中軍,三軍齊出,勢如排山倒海,猛衝過去,敵軍抵擋不住,大敗虧輸;曹操命大軍晝夜追擊,殺得屍橫遍野,血水成河。二賊向西逃命,無處容身,只得住山中落草去了。
張飛見大局已定,便召集太史慈,趙雲來見徐晃,徐晃接著,叫道三位將軍齊來,有何見教,張飛道“公明兄弟,今主上得曹操護佑,李,郭二賊徹底垮了,不操心主上安危,為兄先回徐州,你在楊奉終無建樹,可否隨我等同去,吾兄劉玄德乃漢室宗親,天子親口封皇叔,任衛將軍,他寬仁愛士,吾弟日後必當大顯身手,豈不比在楊奉部下強上十倍”。
楊奉都不過是一個騎都尉,徐晃更是職低位卑,加上他強令徐晃斷後,弄得一身是傷,雖當時情況危急,但亦不須非要如此,故此徐晃暗自恨他,早有離去之意,但因無人可投。而張飛早年就舉薦過他,獻帝亦親口承認封過他偏將軍之職,後來張飛又送過他許多財物,特別是負傷是張飛親送良藥,併為他敷好藥包扎,他對張飛非常感激,早有了跟隨張飛之意。
今見張飛把話挑明,他立刻表示願意和張飛在劉備部下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來。於是張飛召見了安插在遍地的商賈,細作後,帶上趙雲,太史慈,徐晃在十餘名親兵的護衛下,往徐州而去。
再說曹操大敗了李郭二賊,收兵仍屯紮在洛陽城外,韓暹與楊奉商量說,今曹操全勝李、郭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