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抱歉了!!!】
陳羽頓了頓繼續說道:
“在華夏這片土地最開始生活那群原始人的時候,貨幣這種東西其實不存在。當初最早的交易行式其實是以物換物。比如張三家中養了羊,李四家中養了雞,王二家中有布料,這個時候小明手中有斧頭,他如果想要這三人中其中一件東西,那麼只需要用斧子進行交換即可。”
“張三、李四、王二、小明透過勞動擁有了不同的東西,這叫做‘分工’;他們之間透過以物換物的辦法,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過程就叫做‘交易’!”
“而分工後的交易本質其實就是‘價值交換’,比如用斧子交換雞蛋的時候,當然不可能一對一交換,因為價值不匹配,而是一對多,也就是一把斧頭換十幾個雞蛋。而交換一旦成功,就意味著交易雙方都認可對方手中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最早期的信譽。”
夏原吉撓了撓頭,有些疑惑的問道:
“掌櫃的,這些……與白銀能否成為大明主流貨幣有什麼關係嗎?”
陳羽不急不躁的緩緩說道:
“老夏,你先不要急。任何一件東西,只有追溯到本質,才能捋清這件事情的真實樣貌,我是看你在經濟一道上無論悟性還是才識都遠勝於老朱,所以才願意給你講透。”
“再說了,你所說的白銀成為王朝的主流貨幣,已經有過數例失敗的案例。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王莽一朝,以物換物之後,就過渡到了王莽一朝,而這個過程則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貨幣的本質與演變!”
夏原吉聽後重重的點了點頭,怪不得陛下每一次都說陳羽將經濟問題說對通透,原來如此。
貨幣未誕生之前的以物易物,他已經理解。
陳羽見老夏想明白了,於是繼續說道:
“但是後來,大家發現以物換物有兩個致命的問題。”
“比如之前小明用一件物品交換三件物品中的一件,可如果小明想要用手中的斧子交換三個羊肉、雞蛋、布料,那麼小明如何將手中的斧子分成三份交易出去呢?”
夏原吉想了想,說道:“斧子要是分成三份,豈不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
陳羽點了點頭,應道:
“不錯,這就是以物易物的第一個缺點,‘不可分割性’!”
“再比如手中握有斧子的小明想要與擁有雞蛋的李四交換,可是擁有雞蛋的李四不想要斧頭,這個時候交易自然就無法達成;這也就是以物易物的第二個缺點,‘不可匹配性’!”
如果有一種東西,能直接代表實際物資的價值,直接進行交換,那就很方便了。”
就這樣,在這之後,貨幣的概念開始出現了。
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最初使用的貨幣,可能會截然不同。因為任何東西剛誕生的時候,一定會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與適應。
而在當時人們發現一種東西如果想要做貨幣,首先得有足夠的稀缺性。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