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朱棣明白如果沒有好的計策,為了延長大明國運,只能削減那些宗室的俸祿。
那麼藩王們一定會不滿。
畢竟他們冒著如此大的風險,為的就是替自己與後世兒孫謀求一個榮華富貴。
可自己登基之後,不僅奪他們兵權,還要奪洪武年間定下來的朝廷宗室俸祿。
哪怕告訴諸藩王,繼續採用朝廷供養宗室策略,百年之後,宗室會把大明吃垮。
可他們會同意廢除這個政策嗎?
當然不可能同意!
因為哪怕修改了宗室俸祿,誰又能保障大明的國運可以增加百年?
既然保證不了,
那麼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後世子孫,榮華富貴無憂無慮的享受大明三百年國運?
而且宗室雖然是皇親國戚,但卻有著諸多的限制,很多事情不能參與。
那麼這種情況下,後世這些宗室子弟哪怕沒有百萬之眾,有十幾萬人也是極其恐怖。
空有皇家宗室頭銜,卻處處受到限制,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大明崩潰了,他們有可能第一個拍手叫好。
畢竟,只要修改了宗室俸祿,天然的就站在了藩王對立面。
而那些藩王要是造反……
論武力,朝中有五十萬中央禁軍。
朱棣還真不懼怕任何藩王。
哪怕所有藩王聯合起來,朱棣眼裡也只是麻煩一點罷了。
但是,其中唯一的變數,就是藩王那邊去了一個擁有大智慧的謀士。
朱元璋手底下有了朱升,提出的九字真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才讓朱元璋最終奪取了天下。
朱棣也是有了姚廣孝輔佐,提出‘固根基,攬人才,建奇功’。
才讓弱建文數倍的自己,得以奉天靖難成功。
如果藩王那邊擁有了一個不弱於姚廣孝的謀士,在後面為他們出謀劃策。
難度會上升數個等級。
可真的要殺嗎?
朱棣又想起了這段時間與陳羽的相處。
那小子不錯,做的一手好菜,還釀製了自己都從未喝過的好酒。
最重要的是,那小子懂朱棣。
陳羽知道朱棣奉天靖難是被逼無奈的結果。
所有人只知道朱棣現在的光鮮亮麗,可是陳羽能夠看出來,朱棣與朱元璋一樣。
不造反,只有死路一條。
朱棣立志以後要開創一個盛世。
這樣的人才,哪怕妖孽了些,永樂一朝也容的下他。
如果連這點底氣都沒有,那他也不配永樂帝這個稱呼了!
“不殺!”
朱棣思索一番後說道。
“老衲明白了,陳羽已經出題,老衲一時半會兒確實沒有想出破解之法,請陛下容老衲思索一晚,最遲明天一早一定給陛下一個更加完善的計劃。”姚廣孝認真的說道。
朱棣點了點頭,姚廣孝的智慧他還是相信的。
隨後,他想了想大聲道:
“紀綱”
“臣在。”
紀綱聽見朱棣召見,立馬走了進去。
“給朕加派五倍人手,一定要保護陳羽的安全,記住不得讓朝中任何人去接近他,尤其是朕的兒子。”
“是!”
紀綱一臉恭敬的應下,見朱棣沒再有其他吩咐,退了下去。
錦衣衛雖然在朝中那些大臣眼裡,是一個混世魔王般的存在。
但對於諸位皇子來說,威懾力卻弱了些。
如今好了,
皇帝有旨意,任何人不得打擾陳羽。
看來朱棣非常重視陳羽。
還好自己機智。
親自將醉酒的陳羽背上了床,替他脫了鞋子,蓋上被子,錢給的也是隻多不少。
要是朱棣重用陳羽,那麼也算賣了一個人情。
以後自己出了事情,說不定陳羽還可以撈一手。
紀綱退下後,朱棣嘆了口氣。
他口中的兒子,不是指老大,而是特指老二朱高煦。
勇武無比,公認‘項王在世’。
靖難四年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跟隨朱棣作戰。
老二在戰場上,確實沒讓朱棣失望。
催鋒破陣,斬將奪旗,堪稱楚霸王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