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那濃郁的香味充滿了整個屋子,書源的肚子也開始咕咕叫起來。
終於,母親開啟鍋蓋,用鹽和雞粉調味。那一瞬間,書源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美食的天堂。母親把豬肉燉粉條盛到一個大碗裡,豬肉燉得軟爛,粉條吸飽了豬肉的湯汁,變得又粗又胖。書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豬肉放進嘴裡。那豬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瘦肉部分鮮嫩多汁;粉條口感勁道,咬下去的時候,湯汁在嘴裡四溢開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源對豬肉燉粉條的喜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愈發濃厚。他開始嘗試自己做這道菜。
有一次,書源想要給家人一個驚喜。他按照母親教給他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準備著食材。他從集市上買了一塊新鮮的豬五花肉,雖然沒有自家養的豬的肉那麼香,但也算是不錯的食材了。他精心挑選了一些看起來比較粗、質量較好的粉條,又買了各種香料。
回到家後,書源繫上圍裙,像個小廚師一樣開始忙碌起來。他切肉的時候,發現這看似簡單的步驟,做起來卻並不容易。肉切得大小不太均勻,有的塊太大,有的塊又太小。但他並沒有灰心,繼續進行下一步。
當他把肉放進鍋裡煸炒的時候,油星子濺了出來,燙到了他的手。他疼得叫了一聲,但還是緊緊握著鏟子,繼續翻動著豬肉。他想起母親說過的話:“做菜就像做人,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
在放香料的時候,書源不小心放多了花椒,結果鍋裡的味道有點過於麻了。他有些懊惱,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
終於到了燉煮的環節,他把鍋蓋蓋上,坐在爐灶前,眼睛緊緊盯著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鍋裡的香味逐漸散發出來。書源滿懷期待地開啟鍋蓋,卻發現鍋裡的湯汁有點少了,粉條有點幹。
他有些沮喪,但家人卻並沒有責怪他。父親笑著說:“源兒啊,第一次做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這做菜啊,都是慢慢練出來的。”
書源聽了父親的話,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豬肉燉粉條這道菜做好。
從那以後,書源更加努力地練習。他不斷地嘗試不同的豬肉部位,發現用豬的前腿肉做出來的豬肉燉粉條,瘦肉多,口感更有嚼勁;他也嘗試了不同的粉條,除了土豆粉條,他還試過紅薯粉條,發現紅薯粉條更加軟糯,有著獨特的風味。
在這個過程中,書源也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他的朋友來家裡做客,他決定做豬肉燉粉條來招待朋友。他在燉菜的時候,因為和朋友聊天太投入,忘記了時間。結果等他想起來的時候,鍋裡的粉條已經燉得太爛了,幾乎變成了一鍋糊糊。朋友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書源也覺得很尷尬,但他的朋友卻安慰他說:“這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嘛,說不定這種糊糊版的豬肉燉粉條也別有風味呢。”
儘管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書源的廚藝還是在不斷地進步。他逐漸掌握了火候、調味和食材比例等關鍵因素。
有一年冬天,村裡舉辦了一場美食比賽。書源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他決定用豬肉燉粉條這道他最拿手的菜來參賽。
比賽當天,書源早早地來到了比賽場地。他精心挑選了一塊肥瘦相間的豬五花肉,這是他從鄰村的一個農戶那裡買來的,據說那頭豬是吃著山上的野果長大的,肉特別香。他又拿出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土豆粉條,這些粉條他可是花費了很多心思,從選料到製作,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
在比賽現場,書源有條不紊地準備著食材。他的動作熟練而自信,吸引了周圍不少人的目光。他把豬肉切成均勻的方塊,肉在案板上擺放得整整齊齊。他切蔥、姜的時候,刀法精準,蔥絲和薑片薄厚均勻。
當他把豬肉放進鍋裡煸炒的時候,那股熟悉的香味瞬間瀰漫開來。周圍的人紛紛被這股香味吸引,圍過來觀看。書源專注地翻動著豬肉,看著肉慢慢變成金黃色,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接著,他加入了各種香料和調料,鍋裡的顏色變得五彩斑斕。然後,他把泡好的粉條放進鍋裡,再加入適量的水。他蓋上鍋蓋,調整好火候,靜靜地等待著。
時間到了,書源開啟鍋蓋,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豬肉燉粉條在鍋裡冒著熱氣,豬肉軟爛,粉條勁道,湯汁濃郁醇厚。評委們紛紛走過來,品嚐書源的作品。
一位評委吃了一口後,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他說:“這豬肉燉粉條做得真是地道,豬肉的香味和粉條的口感完美結合,而且湯汁濃郁,調味恰到好處。”其他評委也紛紛點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