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小傢伙自己跑來的。”
系統老臉一紅。
嬴政神色卻嚴肅了許多。
眼前這隻白羆雖然年紀小,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但今日能跑來一隻白羆,指不定明日就能跑來一條玉京子。
見他神色,曦月只得開口道:“是我方才在山中遇見的,瞧著有趣就帶回來了。”
可千萬別因為她隨口一句話,就讓這裡的守衛遭了災。
嬴政嚴肅的面色這才緩和了許多,想起此次過來的目的,開口道:“大秦一統,乃歷代秦王奮力所為,非政一人之功。政欲在泰山封禪,祭告天地及歷代秦王,祈求大秦國泰民安。只是該如何祭告,政卻不得其解。阿姐可知曉一二?”
回想了一下歷史上記載的泰山封禪,曦月語氣輕和:“祭告在於心,只要用心,再簡單的儀式也無妨。”
伸手又摸了一下系統的腦袋,她又道:“你是大秦的皇帝,以往的儀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你之後的封禪儀式。”
以往所謂的儀式,也不過是曾經的人定下的。
現在的人重新定下,亦無不可。
嬴政沉思了片刻,臉上露出笑來:“政明白了,多謝阿姐。”
第二日,嬴政開始籌備泰山封禪之事。
他決定簡化繁文縟節,帶領著群臣登上泰山之巔,在泰山上築土壇祭祀上天,此為‘封’。
在泰山下的平地和小山上祭祀大地,此為‘禪’。
但直達泰山之頂,卻沒有道路可行。
就在嬴政準備命人開闢出一條道路時,收到了來自曦月的傳話。
她會為他的泰山封禪送上一份禮,便是直達泰山之頂的路。
無需他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闢道路。
嬴政沉默,許久後起身來到曦月的院子,卻得到她出門的訊息。
東巡這幾月,她經常會消失一段時間,讓人尋不到蹤跡。
直達泰山的道路問題解決,前往泰山之事自然是很快就提上日程。
兩天時間,所有需要的東西全部準備完畢。浩浩蕩蕩的隊伍便朝著泰山而去,隨行的除了文武百官外,還有魯地的七十多名儒生。
等隊伍來到山腳下,正欲繼續乘車前行一段道路,忽然有儒生站出來道:“陛下,此次封禪需心懷敬意,乘坐車馬上山,應用蒲草裹住車輪,以免傷及泰山草木,對泰山不敬。”
又有儒生接著站出來道:“我等此次前來,人數眾多,只怕要驚擾泰山。不如登山掃階,以免泰山不悅。”
詢問封禪流程時,儒生們一個個拿不準主意,此時卻跳出來說的頭頭是道。
大臣們相互對視了一眼,武官們只覺得大開了眼界。
文官們忍住撓頭的衝動,覺得相比這些儒生,他們平日裡所說的那些禮節簡直是簡潔了太多。
還有待學習。
始皇帝靜靜地聽著儒生們的談論,眼見他們越說越離譜,有些後悔帶著他們過來了。
不過別人後悔有時候沒得選,他後悔卻可以——
毫不猶豫的抬手一揮,看都未看那些儒生一眼。
還在喋喋不休的儒生們下一秒就被士兵直接架著請離了現場。
在場的大臣們想要說什麼,到底是沒有說。
為了這些儒生破壞陛下心情,不值得。
雖然這些儒生們攻擊起人來,嘴巴比較厲害,事後可能會到處宣揚陛下不重視儒生。
但這些年大秦招來的文官也不是吃素的,一個個嘴皮子十分利索,曾在與各國之間的交流中不落下風。
大秦對外的口水戰,還沒怎麼輸過。
七十多名儒生直接被請離現場,一個個忍不住高呼:“陛下!我等是為了你好啊!”
“你不能如此對待我等!”
泰山封禪規模聲勢浩大,被不知多少人關注著。
始皇帝召集這些儒生過來,儒家那邊更是高興不已。
如今這些儒生轉頭就被驅離,若是傳出去,不知要被天下人如何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