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群臣列席,今日的議題是如何在新法典下維持帝國的穩定。
鳳念昭提出的**《帝國法典》**已完成初稿,涵蓋皇權約束、官員考核、民權保護等內容。然而,面對即將落地的律法,部分保守派官員仍心存疑慮,他們擔憂,這部法典會讓朝廷的運作變得過於繁瑣,甚至在某些關鍵時刻束縛帝王的手腳。
兵部尚書拱手說道:“小姐,《帝國法典》雖有其先進之處,但若律法嚴苛,恐使朝政僵化。尤其是戰時,許多決策需要迅速執行,若事事都需議院審議,恐怕會延誤戰機。”
一名改革派官員反駁道:“兵部尚書多慮了,法典的制定並非要限制一切,而是要確保皇權在有序的軌道上運作。若朝政仍舊依賴個人獨斷,那帝國的未來終究會陷入動盪。”
鳳念昭抬眸,淡淡道:“兩位的擔憂皆有道理。律法應當穩固國本,但也不能成為朝廷的枷鎖。”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因此,我決定在**《帝國法典》中設立兩項特殊條款——‘緊急裁決權’與‘特別軍政令’**。”
1. 緊急裁決權:在國家遭遇戰亂、天災、突發危機時,皇帝可跳過國策議院的稽核,直接頒佈緊急法令,但該法令須在六個月內接受議院複審,若議院多數反對,則該法令作廢。
2. 特別軍政令:當軍情緊急時,帝國可由軍政樞密院與兵部聯署,臨時調動軍隊,但該調令需事後提交監察院備案,以防濫用。
她目光掃視群臣,語氣堅定:“這兩項條款,既可保障帝王在特殊時期的決策權,也能防止權力被濫用。帝國需要秩序,但更需要效率。”
兵部尚書思索片刻,最終拱手道:“小姐此策,確實可行,既能維護皇權,也能確保律法不失靈活性。”
大殿之上,眾臣紛紛拱手,表示認同。
---
地方的動向
朝會結束後,趙寧步入書房,神色凝重。
“小姐,法典即將落地,京城內的反對聲雖已平息,但部分地方官員仍在觀望。尤其是南方几個州府的豪族,對法典的‘官員考核制度’頗有微詞。”
鳳念昭翻閱奏摺,淡淡說道:“他們在害怕什麼?”
趙寧嘆道:“這些地方世家慣於操控地方政務,如今考核制度落地,他們的子弟若無真才實學,便難以繼續世襲官職。”
鳳念昭輕笑:“他們不是反對法典,而是反對權力從他們手中流失。”
她頓了頓,沉聲道:“傳令監察院,派遣密探調查南方州府的動向,若有官員刻意阻撓新政,立即上奏。”
趙寧拱手:“是,小姐。”
---
暗流湧動
夜晚,密探傳來緊急情報,趙寧迅速進入書房,神色嚴肅。
“小姐,我們查到,南方几個豪族正在密謀串聯,試圖利用地方民眾的反對情緒,阻止法典在當地推行。”
鳳念昭的目光陡然一冷:“他們如何行動?”
趙寧低聲道:“他們以‘皇權削弱,地方無主’為藉口,散佈謠言,煽動地方百姓反對新政。他們宣稱,若律法限制皇權,地方治理將陷入混亂。”
鳳念昭冷笑:“他們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
她沉思片刻,隨即下令:“傳令各地知府,立即召開鄉紳會議,向地方百姓解釋新政的真正意義。同時,派遣監察院人員赴南方州府,主持法典的推行工作。”
她頓了頓,語氣加重:“若有官員膽敢包庇豪族,立即革職查辦。”
趙寧點頭:“小姐,若地方勢力頑固抵抗,是否需要派軍震懾?”
鳳念昭目光深邃,淡淡道:“不必。若用武力鎮壓,反倒會落入他們的圈套。我們要讓百姓明白,新政是為他們而設,而不是朝廷的權力遊戲。”
她頓了頓,繼續道:“南方經濟繁榮,商賈眾多,傳令商貿公會,削減南方豪族的商貿特權,同時開放港口,讓更多外地商賈進入。斷他們的財源,比刀劍更有用。”
趙寧恍然大悟,肅然道:“小姐果然深謀遠慮,屬下立刻安排。”
---
民心與改革
三日後,監察院的官員抵達南方州府,與當地知府、鄉紳展開談判。與此同時,朝廷釋出詔令,向全國商賈開放南方的貿易市場,減少豪族的經濟壟斷。
這一舉動迅速打亂了豪族的計劃。他們原本想利用百姓反對新政的情緒與朝廷對峙,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