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朝堂之上,百官列席,今日的議題是關於帝國律法的完善。
自鳳念昭推行改革以來,各地政務已漸入正軌,民議會的設立讓百姓有了發言權,軍隊的整頓使得邊疆穩固。然而,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終究要建立在法度之上,而非依賴帝王的仁政或大臣的品行。
鳳念昭緩緩掃視眾臣,開口道:“帝國律令冊已初步推行,但仍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今日議事,便是為了制定一部真正能夠約束皇權、規範官員、保障百姓權利的律法。”
眾臣聞言,紛紛交頭接耳,昔日的帝國律法雖有,但更多是為皇權服務,百姓只是被管理者,而非法律的受益者。如今,鳳念昭要制定一部公正而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新法,足以見其野心。
刑部尚書率先站出:“小姐,律法乃國之根本,但若過分限制皇權,恐怕會影響帝王的威嚴。”
另一名官員附和:“是啊,小姐,歷朝歷代,皇帝皆為律法之源,若陛下與律法同等受制,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鳳念昭聞言,淡然一笑:“皇權與法度,本就不應衝突。律法不是用來削弱皇權的,而是用來確保帝國的運作不因個人意志而傾斜。”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即日起,設立‘帝國法典’,由刑部、大理寺、監察院三方共同修訂,明確官員的職責,帝王的權力,以及百姓的權利。”
眾臣譁然。
“小姐,難道連帝王也要受到律法約束?”
鳳念昭語氣堅定:“帝王應為天下表率,若不能遵法,又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若律法不公正,又如何確保帝國長存?”
她目光冷冽,環視朝堂:“帝王可裁決律法,但不得違背律法。帝國的未來,不屬於某一個人,而屬於天下百姓。”
---
夜晚,鳳念昭在書房研讀著各地送來的律法提案,趙寧走了進來,神色複雜。
“小姐,今日朝堂上的決定,已經在京城傳開,許多官員議論紛紛。”
鳳念昭放下筆,神色平靜:“他們議論什麼?”
趙寧嘆道:“有人認為小姐此舉是大公無私,是真正的聖明之舉;也有人擔心,若律法約束了皇權,未來若有昏君,恐怕會引發政權的動盪。”
鳳念昭輕笑:“他們擔心的,正是我希望解決的問題。”
她端起茶杯,輕聲道:“昏君若臨朝,便是律法發揮作用的時候。若帝王不再是帝國的中心,而是制度的一部分,那麼,帝國才不會因為某個昏庸之主而崩壞。”
趙寧深深看著她,輕聲說道:“小姐,您的理想,怕是比所有人想得更遠。”
鳳念昭輕輕放下茶杯,望向窗外夜色,語氣淡然:“一個真正穩定的國家,不會因某個人的離去而動搖。”
---
三日後,帝國法典的制定工作正式開始,京城掀起了一場關於法度與皇權的討論。
刑部、大理寺、監察院三方開始審查現有律法,剔除其中不公之處,並增設一系列全新的法律條款。其中包括:
1. 皇權約束:皇帝不得隨意更改已定律法,任何律法的修改必須經過國策議院的討論,並得到三方法司的認可。
2. 官員監察:所有官員的任職期限不得超過六年,六年後需重新考核。若有貪腐行為,立刻罷免,終生不得再入仕。
3. 民權保護:百姓擁有訴訟權,若地方官員不公,可直接向監察院上訴,監察院必須在三個月內給出公正裁決。
此項改革一出,京城內外轟動,許多地方官員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而百姓們則奔走相告,紛紛稱讚鳳念昭的英明。
---
朝堂之上,關於皇權約束的條款仍然引起爭議。
一名老臣站出,沉聲道:“小姐,皇帝不得隨意修改律法,這條規定是否過於苛刻?若未來有緊急情況,皇帝是否也要受此束縛?”
鳳念昭淡淡道:“若真遇到特殊情況,自然可以修改,但必須經過‘國策議院’的討論,而非由某一個人獨斷。緊急時刻,所有人都要對國家負責,而不是依賴帝王的個人決斷。”
另一名官員小心翼翼地問道:“小姐,那是否意味著,皇帝的權力將受到削弱?”
鳳念昭抬眸,目光凌厲:“權力應該集中在國家,而不是個人。帝王之權,不是為了獨裁,而是為了守護。若權力本身不能受制約,那帝國遲早會成為某個人的私產。”
眾臣沉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