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清治喪小能手(2 / 4)

員的分工協作,再到處理各種突發狀況時的臨危不亂、果斷決策……每一個環節都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毫無疏漏之處。

正因如此,胤裪的出色表現贏得了乾隆皇帝極高的讚譽與認可。乾隆皇帝甚至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親口稱讚道:“朕之十二叔履親王,此番辦理喪事,實乃盡心盡力,功不可沒!其行事之縝密周全,令朕深感欣慰。”這番話語無疑是對胤裪最大的褒獎與肯定,同時也讓眾人對他越發欽佩有加。

胤裪此人著實不凡,其於辦理喪事之時,盡顯卓越之能事,將各項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滴水不漏,令人讚歎不已。然而,胤裪之才能遠不止於此,在諸多領域皆有著頗高建樹。

先說這音律一道,胤裪可謂造詣頗深。他對各類樂器如數家珍,撫琴弄弦時,那美妙音符如潺潺流水般自指尖傾瀉而出,或婉轉悠揚,或激昂澎湃,直叫人沉醉其中而無法自拔。其所奏樂曲,既能傳達出高山流水之意境,又可展現出金戈鐵馬之豪情,實乃大家風範。

再言及書法,胤裪亦是行家裡手。其筆法剛柔並濟、瀟灑飄逸,字型或端莊秀麗,或雄渾大氣,每一幅作品皆是藝術珍品。觀其書法,猶如欣賞一場視覺盛宴,讓人賞心悅目之餘,更感受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至於天文曆法,胤裪亦鑽研甚深。他日夜觀測星象變化,探究日月執行規律,並結合前人經驗與自身實踐心得,對於節氣時令、農事安排等都有著獨到見解。其在天文學領域所取得成果,不僅為當時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指導,更為後世相關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胤裪還曾積極投身於重要文化典籍的編纂工作之中。在參與編纂《康熙字典》以及《古今圖書整合》期間,他不辭辛勞地查閱大量古籍資料,精心篩選整理,力求做到準確無誤、詳盡完備。正因如此,這兩部巨著方能成為傳世經典之作,為中華文化寶庫增添璀璨光輝。

總而言之,胤裪這位傑出皇子以其多才多藝、博學廣識在清朝歷史長河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金榜稍稍沉吟片刻後,接著說道:“要說胤裪的喪事啊,那可是交由雍正帝那位喜好給自己操辦活喪的兒子——和親王弘晝來辦理的!如此一來呀,大清朝這送葬的行當,倒也算後繼有人!”

然而,胤禛聽到這裡卻是臉色一黑,心中暗自思忖著待回府之後定要思考怎麼好好教訓一番這個尚未出世的孩子。雖說這孩子此時仍未出生。甚至他娘都還沒懷上他,但這筆賬他可記下了。這孩子怎敢這般口無遮攔,難道就不怕折損了自己的福壽嗎?這分明就是嫌自己的性命太長了,非得詛咒一下自己才能心安理得不成?

一旁的康熙見狀,瞧見胤禛那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的面龐,不禁替那個尚未出生的孫子暗暗捏了一把冷汗。心想,這孩子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就算壽數綿長,也不該如此肆意妄為啊!

等等……金榜之上剛才好像並未提到弘晝那小子到底活了多大歲數呢?怎麼會這樣呢?康熙不禁皺起眉頭暗自思忖著。

再看看胤裪這個名字,康熙陷入了沉思之中。能先後主持自己和老四(雍正)兩位皇帝的葬禮,這老十二著實不簡單吶!要曉得,操辦一場皇帝葬禮可不是件輕鬆事兒,其中涉及到的諸多環節和細節都極為繁瑣複雜。

哪怕只是有一丁點兒的疏忽失誤,都有可能招來責罰懲處。然而,這老十二卻連續主持了兩場皇帝葬禮,並且未曾出現過任何差錯紕漏。如此一來,足見其能力出眾、辦事穩妥可靠。

想到此處,康熙心中已然有了明確的決定:日後,應當適當地多交給那老十二一些至關重要的事務來處理和操辦。畢竟依著他所展現出的能力與才華,想必絕不會令自己感到失望!

然而當下最為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妥善地安置好老四。要知道,攤丁入畝這項政策一旦推行開來,勢必會觸犯到眾多人的利益,毫無疑問,這些人肯定會對老四登上皇位百般阻撓、萬般不願。

於是乎,康熙特意將老四派往那些宗親聚居之地,其目的便是想要藉此一探虛實,瞧瞧這些宗親究竟是否全然不將大清的江山社稷放在眼中,一門心思只想著肆意破壞。若是果真如此,那麼他們就必須親身感受一番他手中之刀究竟銳利與否!

為了那至高無上的大清江山社稷能夠穩固長存、千秋萬代,皇帝陛下可謂是機關算盡、用心良苦。在他心中,所有人皆可淪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即便是他最為寵溺疼愛的太子殿下,亦無法逃脫這般宿命。

原本,皇帝從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