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使使齊(1 / 2)

凡事都有第一次,也會有第二次。相比於第一次的生澀,第二次往往都會好很多。和古人聊天便是如此,第一次與古人見面的時候,彼此都不瞭解,雙方的交流在前期也相對拘謹。但是第二次有了經驗,把握好了交流的度,自然會輕鬆很多。

當然,所謂的輕鬆也只能表現在身體和態度上,如果把腦子也一併放鬆下來,那才是所謂的愚蠢。

古人只是生活的時代比自己早,經歷和見識可能不如自己那麼豐富,但是如果還要認為古人的腦子沒有自己好使,那就是大錯特錯了。高歡可以用他過去一年內的經歷作為證明。

兩燕和北齊的同盟,的確是擊敗了強大的北魏。拓跋氏損兵折將,甚至就連他們的君主,率領北魏崛起的祖先拓跋珪也已經隕落於北平之下,無論是對燕國,還是對慕容氏,都是一個再好不過的訊息。只是對於高氏而言,這個訊息就沒有這麼好了。

當初燕國和高氏建立同盟,提出的條件是薊城歸屬高歡。只是需要高歡親自攻城——從當時來看,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條件。在爾朱叔侄叛離北魏,拓跋父子領軍在外的時候,薊城根本無人能夠阻擋高歡的兵鋒。只要兩燕能夠牽制住拓跋氏的主力,自己就一定能夠拿下薊城。

然而事情的發展還是超出了高歡的預料,兩燕對北魏的主力,本以為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結果卻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閃電戰。在崔浩和慕容垂的聯手算計下,拓跋氏從出兵到潰散的時間還不足兩個月——不僅如此,兩燕聯軍雖然擊殺了拓跋珪,然而拓跋燾卻帶兵撤了回來,在薊城搖搖欲墜的時候,帶著潰兵從他的背後殺了回來。

薊城城下的那一場戰鬥,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訴高歡:雖然他拓跋燾被兩燕擊敗,但是也絕對不是現在的你所能覬覦的物件!

兩燕達成了自己的目標,獲得了短暫的和平。只有他高歡像個小丑一樣,被耍的團團轉,偏偏他還不能指責對方什麼——畢竟他們已經交出了足夠的戰果,剩下的問題只能出在自己身上。

聰明人是不會因為自己的謀劃出了錯誤而怪罪他人的,那隻會說明自己無能罷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既定事實下重新謀劃,尋找破局之策。

只不過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承認,現在北齊所面對的局勢比之一年之前,又要艱難了許多:唐已經擊破了劉淵,從晉國的手中搶下了晉陽要地,目標不必多想都知道是薊城。毫無疑問,這個初始便佔據天下之中,故都洛陽的勢力便將是他們未來的對手;南邊的石勒則是不敵宋國,被他們從跨過黃河,佔據了平原,鯨吞河北的意圖根本不做掩飾。如果不能擊敗這兩大強敵,北齊也會像劉淵、石勒一樣,成為這場大戰的下一個失敗者。

高歡不在意失敗,因為自己生前已經失敗過很多次。但他也不喜歡失敗,好不容易有了一次重開的機會,難道就要這樣白白的浪費掉?但是苦思冥想了許久,他也沒想到什麼良策。

一切計謀都建立在自身的實力之上。與唐宋兩個“龐然大物”相比,北齊所擁有的力量終究還是弱了一些,想以一己之力同時對抗兩家可謂痴人說夢。除非……

每次思及此處,高歡都是搖頭苦笑,正統的華夏血裔,真的能接受與胡人合作,對抗漢人?他那個年代這或許已經司空見慣,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呢?華夷之辨,可是那個時代的主題!

也是在高歡苦思冥想破局之策的時候,他收到了一份正式的國書,一個來自當前這片中原最古老國度之一的國家的國書,一封來自齊國的國書。

之前蘇代到來,帶給他兩燕聯手的訊息時,他就曾經產生過一個念頭:既然打著同一個國號,見面的時候難道不會尷尬麼?只是沒想到風水輪流轉,這件事情居然也落在了自己的頭上。

然而尷尬歸尷尬,使者還是要見的。齊國主動遞上國書,顯然在圖謀著一件大事,而這件事多半對北齊也同樣是有利的。道理也很簡單:只要齊國還存在爭霸天下之心,宋國就註定是他們繞不開的障礙。而任何針對宋國的行為對現在的北齊而言都是有利的。

既然對北齊有利,那麼使者就必須接見。國號什麼的都是小問題——兩燕都能因為北魏的威脅而放棄爭執,他高歡也沒理由做不到這一點。

南皮的大殿上,高歡正式接見了來自齊國的使者。

與上一次不同的是,有了燕國打下的正規化,這一次在禮節方面北齊的應對莊重了許多。

很快,一箇中年人走了進來。他的身材並不高大,但是一雙眼睛卻頗為清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