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朱將軍,江夏出兵了。”新野城內,軍帳中,徐達拿著一份奏報匆匆走了進來。
“果然不出子元所料。”看著這份軍報,朱元璋笑著看向旁邊的一箇中年人。
這個人是他在濡須港停留補給的時候遇見的,朱元璋看他姿貌偉岸、豪爽大度,好感備生,邀他上船一敘,結果越說越起勁,兩人都有相見恨晚之感。
船隊能一路順江而上,見到蕭衍,定居新野,其中也多有此人出力。
按此人的說法,他姓溫,名環,子子元。壽春人士,看壽春的司馬家不太順眼所以離開了壽春另投明主。
但是朱元璋總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像是真名。
雖然他自己在做了君主之後也曾通讀經史,但是和專業人士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因此,他曾經私下問過方孝孺,歷史上是否有“溫環”這個人的存在。
不出所料,方孝孺給出了一個否定的回答。
心裡有數的朱元璋也沒再多問,一切如舊。
“這南齊的蕭道成,也只能進攻我們。”溫環並沒有什麼意外,“將軍不也是早有預料?”
“四周都是強敵,只有我們最弱。這蕭道成不打我們打誰?”朱元璋指了指地圖,“不過他倒是選了個好時候。”
“確實。楚國和梁國邊境上起了摩擦,陛下這個時候恐怕得死死地盯著楚國,恐怕無力支援我們。”
“不過楚國是怎麼敢進攻梁國的?”沐英帶著一絲疑惑,“西楚和楚分開了,吳起似乎也不在,楚國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統帥了嗎?”
“文英啊,這就是你想當然了。”朱元璋回應道,“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能知道楚國沒有什麼像樣的統帥,打起仗了沒準會輸的很慘。但是對楚國來說,並非如此啊。”
“周邊的所有勢力,對於楚國而言幾乎都是未知的。楚國如果不打一仗,怎麼能確定周邊勢力的強弱?斥候帶來的情報終究是有極限的。”
“原來如此……”沐英恍然大悟。
“不過即便楚國沒什麼像樣的統帥,依然是一個強悍的對手。”溫環這個時候也接過話茬,“畢竟楚國的那些名臣,誰看了都會羨慕。那位楚莊王配合斗子文、孫叔敖,能發揮出怎樣的能力?換句話說,楚國輸得起。”
“用國力打戰力,毫無疑問,勝者往往會是國力更強的那一方。”朱元璋頗為贊同溫環的意見,“這也無怪那位陛下如此重視了。”
“但是對我們而言,這毫無疑問是個壞訊息。”溫環繼續道,“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只能憑藉新野小城的一萬多兵力,來防禦蕭道成的大軍了。”
新野山僻小縣,哪怕朱元璋盡力招兵買馬,時至今日兵力也不過萬餘,再多就養不起了。而根據江夏的細作傳來的訊息,蕭道成出兵四萬,留垣崇祖、王儉等人守江夏,自己親征。
“這確實是個壞訊息,但是不代表他們就能贏。更險惡的情況咱們又不是沒見過!”常遇春大笑起來。
“不過我倒是有些疑惑,將軍能否解之?”溫環此時忽然看向了朱元璋。
“哦?還有子元先生不知道的事情?”朱元璋挑了挑眉,“子元先生有什麼想問的,直接說出來就是。”
“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環對這齊國、梁國,實是所知甚少。所以環實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這齊國蕭道成不死守江夏,反而要進攻我們?這齊國、梁國為什麼都姓蕭?”
“是了,是了!我竟然忘了這件事!”朱元璋拍了拍腦袋,“我竟然忘了子元乃晉國人士,對這南朝各國的齟齬一無所知!”
“將軍每天事務繁忙,這種小事忘了也是正常。”溫環倒是無所謂,“希直先生可在,環去向他請教一番便是。不過此時軍務為重,將軍只需要述其大略,解在下心中疑惑即可。”
“這麼的話,倒也是好辦。子元且看地圖。”朱元璋隨手拿起一根箭矢,指著地圖上的柴桑、襄陽、江夏三城。
“柴桑之國度,名為宋,其君主劉裕乃是前漢楚王劉交之後,後效魏武、司馬故事,代晉自立。這劉裕文韜武略,一生征戰,統兵之才與那魏武曹操相差彷彿,一度飲馬關中,幾乎再次一統中原,因故未克全功。”
“而這蕭道成之齊,則建立於宋之後,依樣畫葫蘆罷了。”
“蕭衍陛下和蕭道成實屬同宗,但是蕭衍陛下並非嫡脈,平亂上位,為顯示區別,改國號為梁。”
“原來如此。”朱元璋三言兩語之間,頓時讓溫環把握了當前局勢,“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