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守捉郎(2 / 3)

小說:負刀江湖行 作者:老王抓小妮

來了,權衡再三,語氣裡透出些試探,道:“公子莫不是問的前幾日那夥混入城中馬賊的事?”

終於在少年一聲“嗯”中出了口粗氣的太守忙道:“馬賊一夥成型數載,依託於對我西域地形的熟稔,狡猾至極,本太守與眾同僚費盡心思,也未尋到蛛絲馬跡,實乃愧對聖上信任,望公子體諒。”

滴水不漏。

正是因為這話說的漂亮,惹得少年眉頭還未舒開,嘴角又抿了起來。

先說馬賊一方狡猾,哪怕是自己一方如何費心費力,即便沒有找到也情有可原,最後唱個高調,表明自己對朝廷的態度。

這種官場話術,少年以前可沒少聽自家那個老頭兒跟自己那個愛說教的姐姐唸叨。

少年自然沒心思去考究這人的油滑話術,又問道:“城中可有馬賊?”

太守身子明顯顫了一顫,這可是自己失職,往大了說可是要貶官的。納悶前段時間城中發生的那起滅門慘案這才幾日怎麼這麼快就傳到京城裡去了?

又偷眼瞧了瞧面罩寒霜的少年,雖是惶恐,可也是如實稟告道:“前些日子城裡來了一夥商賈,通關度牒上是焉耆章印,沒成想卻當晚就在城中殺了一家老小五口人,連夜逃出樓蘭。接到訊息後下官連夜派人追查,沒成想那夥馬賊…”

少年不得不猜測著是不是有關那個話癆姑娘。

“行了。”少年打斷太守又要話中帶話的,“少說多做。”

這四個字,讓太守腰彎的更低。

“那家子姓甚?”

“好像是…莊。”此時的太守哪還敢有半點隱瞞,一五一十的答道。

少年皺眉,吩咐道:“找兩個人帶我去那家裡看看。”

太守趕忙應承,小聲吩咐身後一名守捉使安排兩個守捉郎去伺候這位不知名姓的官家少年。

少年未再騎馬,身後跟著兩名守捉郎去往太守告知的城北巷子。

“守捉”是西域方言直譯過來的稱呼,原意是“鎮守”。最初大周王朝內地犯人刺配邊疆後不服管理,多在當地禍害鄉民百姓,之後當地人自發組織守城隊伍,自治自保藉以防止作惡,是為“守捉者”。後來朝廷加強管理,在其原有基礎之上又將犯人編制其中,閒時賦田戰時作兵,更名“守捉營”,編制五十人。營中設首領一人為守捉使,其下自稱守捉郎。

兩名守捉郎一大一小,小的年齡比少年也小不了幾歲,神情舉止稚嫩的緊,跟在後面唯唯諾諾。

那個大的小三十歲的樣子,舉止輕佻吊兒郎當,嘴裡含著一片西域隨處可見的胡楊樹葉,揹著雙手,走路一搖三晃,活生生的街痞流氓樣子。少年心細,不經意間看到這人左側眉頭上有刺配的黥字,只是這人刻意拉低的帽簷也讓人看不真切。

“你是本地人?”少年看向那個面相稚嫩的守捉郎,他臉上無黥年齡又小,少年自然會以為他是樓蘭城裡自發參軍的人。

小守捉郎沒有答話,只是低頭跟著少年,像是問的不是他一般。

少年只覺無趣。

“他是河南府的。”

說話的是叼著葉子的大守捉郎,少年扭頭看他時發現他說話並沒有影響到嘴裡的那片葉子。

“他當初剛斷奶,他娘在外頭找了個姘頭,他爹喝了點酒就拿刀捅了兩個狗男女,自首的時候沒別的要求,要是流配只要帶著他這個娃娃才肯認罪。就這樣,他爹黥面刺配樓蘭,爺倆就西行六千里,從中原那個米脂流油的地方,到了這個鳥不拉屎的西域。”

大守捉郎倒是話多,一股腦的把這小守捉郎的底細說了個透徹。

“後來他六七歲吧,他爹在一次圍剿馬賊的時候讓馬賊殺了,他沒地方去,就留在守捉營裡,長大了自然就是守捉郎。”

少年歪了歪頭看著應該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生在兩個世界便是判若兩人的小孩,仍舊不發一言謹小慎微的貼著街道內側走的小心。

“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還是主動的去問,奈何那孩子並沒有樓蘭太守的心機,還是不說話。

“伍六七。”回話的仍然是那個黥面的大守捉郎,“他爹臨死前給他改的名字,說是找人改的名字,就是勿留妻的意思。”大守捉郎音域咬的很準,不用解釋也能讓少年明白這兩個音同意不同的稱呼。

少年沒再言語,只是又多看了這小孩兩眼,心中也是納悶說話嚴絲合縫的太守怎麼就派了這麼個悶葫蘆過來,不像是他的行事作風。

大守捉郎忽然抬手捏住那片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