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又有道人身死,顯然看這幾日的情形,已然是一天死一個。
這次死的是湖州梅花觀李紀,一個修道一甲子的老道士,這次受掌門之命領著門下幾名弟子前來一探究竟,誰也不曾想會遭此毒手。
屍首是在前日裡夜三更與九宮燕和莫萬仞對戰的地點,有幾個前去清理打掃的道人於今晨發現。
這次也不用夜三更再好事的前往,前來送餐的小道童張雲集這次沒急得離開,特意將死者的狀況講述給幾人聽。
不出意外的,死狀仍舊與前兩人無異,不知是被驚嚇致死或者說是受到驚嚇時被一擊致命。
接連死了三人,再一再二還不再三,如此頻繁,即便是這群心思各異的道門中人再如何為了找尋那關乎道門氣運的蓮池不管不顧也都開始變得恐慌。
兇手連續犯案不留一絲蛛絲馬跡,殺人手法又令人捉摸不透,死者面目如此怪異,整座武當山籠罩著一片詭異,人心惶惶。
山中道人或多或少已然打起了退堂鼓,即便是身負著不可言明的“使命”,大多是想著投機取巧中能否得到這令各家垂涎的氣運蓮,從此坐享道家綿延福澤,可是,命要緊還是這名號要緊?
鬼知道下一個死的是不是自己。
只是打算歸打算,卻沒有一個人率先下山。
最先坐不住的還是張九厄,這個初升掌門將將七八天的武當守山人,眼下可絕對不像是他所表現出來的樣子這般平淡。
顯然要比前兩日看起來憔悴了許多,夜三更都覺得這個老道士好可憐。
其實張九厄能過來夜三更一點都不意外,只是不曾想他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懇請三公子出手救護武當”,這句話就有些分量了。
相比於留在這裡順帶手的幫助自家大舅哥嶽青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夜三更並不僅僅是在姐姐“脅迫”下去“償還”當年所欠下的恩情,也不單是為了自家那個有名無實、未過門的童養媳,之所以同意姐姐留下來幫襯嶽青鳳,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好事。
三年來口口聲聲的讓姐姐莫管閒事,其實自己骨子裡就是個不安分的人,相比於看熱鬧,湊熱鬧才更有趣。
不過,被天下數一數二的道教名門掌門人如此相求,不管是夜三更還是夜遐邇,姐弟倆人這次很難得的心思一致,不想因為擔負著什麼而刻意去做這件事。
只是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連平時最是伶牙俐齒的夜遐邇,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不知道該如何拒絕。
夜三更更不需提,本來就已經身處其中,這幾日自己所作所為或多或少都是關乎此間發生。
夜三更忽然覺得這老道士也是人老成精的人物,明明知道自己不會拒絕,還提出如此請求,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夜遐邇自然也是明白,她可沒有瞻前顧後的毛病,有話說話直言道:“正逢有奸人作惡,陷武當於不仁不義之境,我們恰巧趕上,咱們均州的嶽捕快又與我們有些關係,能搭手的自然幫襯,九厄掌門還用得著特意來知會一聲,讓人見外。只是我倆一個瞎子,一個半殘,兩個大和尚也都指望不上,只希望老天有眼,不再讓歹人得逞。”
張九厄又怎能聽不出這話中並未言明的意思?不過就是拐彎抹角的說,他們留在這裡不過是出於道義和情分主動幫忙,能做到什麼程度全看天意,並不是因為武當相求便要承擔這一份責任。
不得不又從心裡誇讚一下這女子滴水不漏的犀利言辭,張九厄哈哈笑道:“自然自然,正如二小姐所講,這明顯是有歹人試圖危害我道門,三公子俠義之人,怎麼可能袖手旁觀?真是貧道生分了。”
老道士自圓其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夜遐邇也說不出什麼。
張九厄又道:“具體也不知曉嶽捕快有何安排,僅僅是倉促交待幾句,不知道二小姐能否交個底,讓貧道也早做準備。”
其實前日裡夜遐邇的安排也不過是一句見機行事,只是讓嶽青鳳找個理由離開武當,爾後悄悄探查,之後便是昨日裡的將計就計,看看嶽青鳳能否藉著偷聽到的那個圈套,引誘九宮燕上鉤,藉此看看能否查清眼下涉及到天下道門的殺局。
真說起來,之間有無聯絡都還不好說,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哪有什麼具體計劃。
夜遐邇道:“這些事也全憑嶽捕快全權操作,具體情況我們也不知曉,他怎麼安排我們就怎麼做。”
一退六二五,張九厄不免啞然。
自己那位曾師叔祖怎就要讓自己來找這姐弟倆,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