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借前塵事解今朝事(2 / 3)

小說:負刀江湖行 作者:老王抓小妮

自顧自道:“三年前貴府的事天下皆知,只是我納悶的很,兩位已然藏躲三年,按理說已然是到了銷聲匿跡的地步,為何又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入世。難道就不怕上面那位再翻舊賬,定一個欺君罔上的罪名?

“前些日子從門中不肖弟子處傳來二位訊息到眼下不足一月光景,先是歷下城裡幾日教出的徒弟三招便險些毀了我山中有十幾年修行道行的弟子。爾後分水嶺接引坪掠陣那位副寨主,一曲陽關算是徹底激起這久不熱鬧的江湖浪濤。闖我武當山門更是如此威風八面,一路強勢,似是怕他人不曉得一般。這一件接著一件如此招搖,所謂何來?”

夜遐邇答非所問,“三封道長久居深山,訊息倒是靈通。”

張三封這次顯然是想等著姐弟兩人中的某一個來回答他心中困惑,耐著性子等著對方。

只是有些託大,夜遐邇僅僅是好似挖苦的一句話後便閉口不言,對面兩人穩坐釣魚臺,一個托腮望外一個擺弄手指,讓得這個心中自有一份天地的中年道士暗裡微微蹙眉。

終是耐不住這沉默,仍舊是張三封再次打破道:“我在山中也是痴混四十載,不敢妄言看破這紅塵種種,但也不枉這數十春秋裡修身養性參悟了些許人情世故,就斗膽與兩位說道說道,看看是否屬實。”

張三封略作停頓,娓娓道來,“兩位一路西來,出歷下城過分水嶺,再上武當,這一路上,發生種種,是否在造勢?”

想是已沒了讓對面兩個眼觀鼻鼻觀心的姐弟答覆的打算,張三封試圖能從他們的表情裡瞧出些門道,顯然也是無功而返。

張三封又道:“咱們就權當做飯後閒談,我也是閒來無聊胡思亂想,兩位聽聽我猜的對不對。暫且不談這一路上種種發生,兩位施主如此這般,是在吸引什麼人注意不成?”

夜三更好似只顧瞧著窗外雲天,卻也被這句話引得有眨眼的失神,不過很快便消失不見。

恰恰被張三封瞧在眼裡。

他語氣平淡,可又是洞察天機一般高深叵測,再度恢復到最初的問題。

“沒猜錯的話,這大半個月裡所作所為,是不是靠山王暗中授意?或者說就是做給靠山王看的?包括…”

故意賣了個關子,也成功引起對面兩人注意,這個不修邊幅的道士臉上終於露出些得盡在掌握之中的笑容。

“包括也讓頭頂上那位看看?”

好像是疑問,卻又顯得十拿九穩。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本意對張三封不理會由他胡亂說道的姐弟兩人同時朝向這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中年道士。

連得終於回神的張九厄也是錯愕不已。

見到對面如此反應,張三封心下明瞭,難得發自內心的輕笑一聲。

“靠山王戎馬一生,當年一塊夜光碑下至江湖上達天聽,可真真是威風八面舉世無儔。百年前太祖天問帝征戰八方打下這偌大的江山,陪著一起打江山的文臣武將都沒有這般待遇,靠山王不過當打之年,討得眼下這位極人臣的身份,莫說是我朝,往前推個幾百年也找不出第二個。當年王爺封王拜相那一陣還沒你倆,你們估計也體會不到那場面,可謂鑼鼓喧天恢弘一時,不敢說後無來者,往前數一數,新王即位也不曾有過如此待遇。”

張三封陷入回憶,沉浸在屬於他那個年代的江湖往事。

卻也讓聽者摸不清頭緒。

緊接話鋒一轉,張三封又道:“誠然,當時朝中流言自不是你們所能想象得到的。贊同與反對的,可謂兩個極端。可想而知這位子,好似燙手山芋一般,熱乎的緊吶。單單那句‘挾草莽懾朝堂’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罪過。”

自然聽聞過這般被先皇下令封殺殆盡的秘辛,只是再次聽到提及,對於自家老頭子當年的事蹟更是浮想聯翩。

已然止不住話勢的張三封繼續道:“從初登寶座便被人猜忌狐疑,到如今這三十多年裡功成身退躋身五大藩王之列,雖說眼下無實權,真要說起來,夜王爺也是逢戰必當先,有功必分賞,我不太相信恁些門生故吏,會對這樣的主子心生間隙。怕也就是因為此,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三十年來如履薄冰,伴君如伴虎,可想而知。要說三公子和二小姐以前年幼不理解也可說得過去,可現如今,若是連得這面上的事都看不明白,怕是別說我,張雲集那小屁孩都不信。”

最先坐不住的還是夜三更,顯然對方如此長篇大論的鋪墊即便不去挑明,也已然能讓聽者猜出之後將要說的那句大逆不道的話。

夜三更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