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又被稱為道教祖庭,史書記載:山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傳說三年丹成,有青龍白虎繞丹鼎,龍虎山因此得名。
作為道教極富傳奇色彩的聖地,龍虎山的繁榮景象更是不言而喻。
山頂自山腰,各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
山頂居中一座巍峨主殿,如龍似虎一般,兇猛盤踞山頂。
能上主殿者,其身份地位最差也是天師弟子,而能常居主殿者,便都是年歲和輩分都高得嚇人的天師了。
可就連身處龍虎山的許多弟子都不知道的是,在主殿之後,還有一方七八十平方的小院,掩映在林木山石之中,而這方小院,就是久居主殿盤坐修煉的天師們,也很少有機會能進入此地。
因為在這座小院中,便藏著龍虎山最大的幾個秘密之一,三位在世人眼中早已羽化登仙的老天師,居然還悠然自得地幽居在此處。
其中一人姓張,名道林,世人傳言在兩百年前羽化飛昇,乃是龍虎山上上一任掌教,而另外兩名身份來歷則更要隱晦一些,傳聞中似乎與武當和吳國皇室有著密切聯絡。
就是在龍虎山現任掌門上元子眼中,這三人平時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
雖然切實存在和活著,卻連自己都很少見到三人出現。
可這一天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張道林三人卻是召來了上元子,齊齊出現在了小院內。
為首一人手持拂塵,頭戴天師帽,身穿陰陽袍,一把花白的山羊鬍自然的從下巴垂下,身材瘦小,但一雙眸子卻是熠熠生輝。給人一種他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活力和精力。
另外兩人就要隨意一些,一人穿破襖,拖著一雙爛布鞋,形似乞丐。一人雙目失明,手持一塊知曉陰陽的招子,穿得雖然整齊利落,卻是一眼廉價,像是個行走江湖的術士騙子。
望著眼前三位輩分甚至都和自己爺爺差不多老天師,便是在國主宗師面前都不曾露怯的上元子頭一次露出了一抹晚輩才有的拘謹膽怯。
一旁手持招子的瞎老道蹙眉緊皺:“修人間大道者已經覺醒,大難就要來了。”
上元子不明所以,但在三人面前卻不敢發問。
乞丐老者似乎是看透了上元子的疑惑,笑道:“有什麼疑惑就問,你無念子師祖常年遊歷紅塵,想要解惑,眼下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有了乞丐老者的鼓勵,上元子這才鼓起勇氣對瞎老道無念子問道:“師祖,敢問這修人間大道者為何?”
無念子捻了一把鬍鬚,臉上露出一抹追憶之色道:
“江湖武林,武者修行大多都是從小磨鍊,一步一個腳印爬上巔峰,往往數十年方有所小成,可偏偏有那麼一類人,不修文不修武,卻修得天地大道。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類人生來就在道旁,自然一朝覺醒,便能達到巔峰。所以這一類人,也被稱為天之寵兒。”
上元子蹙眉不解道:“可師祖之前說大難將至,難不成是和這人間大道的修行者有關?”
無念子繼續道:“天之寵兒,自然生來受天地青睞,可上天總是公平的,不會只給予一個人單獨的偏愛,因此有人間大道修煉者存在,便有天道修煉者、修羅道修煉者。”
“這二者修煉方式又和人間大道者不同,但具體是何,我也不太清楚。不過終歸有一個定律,人間大道者覺醒,天道者和修羅道者也會接連現世。”
“那時候,便意味著天道將通,修羅道也將現。”
“正所謂天道無情,修羅道殺戮伐決,終是和人間倫理相悖,人間有此二者,終究難得安寧啊。”
這一連串的訊息將早已被世人尊為天師的上元子都震得一愣一愣的,一向講究修身養性,順其自然的上元子哪裡知道,這人間背後,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
如今聽來,完全有如天書般荒謬扯淡,要不是說這話的乃是那位號稱算盡天地乾坤的師祖,脾氣火爆的龍虎山掌教怕是一拂塵就砸了過去。
這不是一整個的妖言惑眾嗎?
“那師祖喚我前來有何吩咐?”壓下心頭荒誕不羈的想法,上元子恭敬問道。
為首的老掌教張道林頷首笑道:“正所謂道之一門,盛世封山,亂世救人,若按照師弟所言,眼下亂世將至,咱們龍虎山也不能再置身事外了,你身為龍虎山現任掌門,便應該整頓宗門,做好下山迎難的準備了。”
上元子正色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