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藥、給養,同時又派出1000多名步兵做掩護。可阿南惟畿萬萬沒想到,他的這支運輸部隊在9月29、30日行至金井西北之脫甲橋及麻峰嘴等地時,居然連人帶車被國民黨軍隊一股腦兒全部報銷,而他的這一數目巨大的補給物資也有一半落到了他的敵人手裡。
阿南惟畿搞不清楚這是哪些部隊在其前線部隊的後方搗鬼,他更難以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其實,不斷在後方打擊日軍後勤補給線的正是早已不被阿南惟畿放在眼裡的以第27集團軍為主的各部隊。雖然在日軍發起全面攻勢時,身處最前線的第27集團軍確實遭到不小的打擊,但其所屬各部並未遭到毀滅性的重創。因此當日軍一路只顧南下後,第4、第20、第58軍等部便跟在其屁股後面,時不時地從側面或後面給他來上幾槍。另外,他們在日軍後方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打擊日軍的後勤補給線。經過不斷地偷襲、圍攻,日軍的後勤補給線幾乎全部被其切斷。而且當日軍攻進長沙時,他們也隨之來到了長沙周圍。
此時,阿南惟畿的面前擺著前線各師團急需補充的電文,而他卻很難再向前線輸送糧食、彈藥等補給品了。無奈之下,阿南惟畿終於重複了他的前任岡村寧次曾下達過的命令:“全線撤退。”
其撤退計劃是:第40師團先行撤退,然後第4、第3、第6師團再撤退;撤退路線:第40、第6師團沿永安——麻峰嘴——長樂——線北撤,第4師團沿長沙——湘陰——線北撤,第3師團則在上述兩條線路中間北撤。
日軍的“加號作戰”方案(2)
一、只將第4師團調出,如能增加1個獨立混成旅團,則佔據地區不變動,長沙作戰仍可實施。調出駐守安義的第33師團的荒木支隊,安義地區需要收縮。
二、調出第4、第6師團,如增加1個獨立混成旅團時,佔據地區縱不變,但不能實行長沙作戰。
三、如再將第3師團也抽出,而增加1個獨立混成旅團,則根據情況放棄岳陽。
四、長沙作戰,計劃由9月1日開始集中輸送,9月15日發起攻勢。因此,當地駐軍8月20日前,如無抽調命令,大體上按實施長沙作戰進行處理。
這樣,第11軍繼續進行進攻長沙的作戰準備。8月14日,第11軍召開了師團長會議,公佈了作戰指導要領,對各師團的任務做了秘密指示。同時,第11軍將有關情況向中國派遣軍總部做了報告。
8月上旬,日軍大本營放棄了北進計劃,轉而專門考慮南進方針。中國派遣軍總部根據大本營的指示,於8月19日通知第11軍實施長沙作戰,並令華北方面軍及第13軍各抽調一部及第3飛行團主力協同作戰。
然而,當日軍大本營著手製定南方作戰計劃時,長沙作戰又成了爭論的焦點。
當時,在中國戰場上,作為南方作戰的預定兵團,除駐在華南的第18、第38師團外,另有第4、第33、第21及第5師團;同時,駐武漢的日軍作戰飛機也必須在9月調出。因此,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大本營要求在下列條件下研究長沙作戰問題:一是準備南調的師團不參加長沙作戰;二是協助長沙作戰的空軍部隊約為軍偵察機、戰鬥機各1箇中隊,第3飛行集團在9月調出;三是華南的兵力不能轉用於華中或華北;四是華中抽出1個汽車聯隊;五是宜昌至少應保持到1942年3月。
8月26日,日軍大本營釋出了決定進行長沙作戰的“大陸命第538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為完成當前的任務,夏秋之際在華中方面可暫時超越規定的作戰地區進行作戰。”
9月1日,中國派遣軍總部向第11軍傳達了大本營的上述命令。
然而,就在大本營釋出決定進行長沙作戰命令後沒幾天,日軍參謀本部的作戰課內,中止長沙作戰的意見又開始抬頭。經過爭論後,大本營於9月2日對長沙作戰又提出了兩條附加條件:一是明確抽調的兵力在南方展開前,不得使之參加長沙作戰;二是長沙作戰要儘快結束。
就這樣,幾經反覆,日軍大本營在進攻長沙問題上總算有了最後的定論。
阿南惟畿在焦急不安地等待中總算接到了大本營最後的有關長沙作戰的指示。隨後,他令參謀人員根據“加號作戰”方案,擬定出更為詳細的作戰計劃。
第11軍很快便拿出了一份作戰計劃。該計劃決定於9月18日展開攻勢,在擊破新牆河、汨羅江之間的國民黨軍隊的同時,做好由長樂街附近向汨羅江下游一線進擊的準備;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