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安好,只是短期內可能不會去杭州,因為最近檢查隔離很嚴重。他說是,他們一行從香港回去都準備先在酒店先住下,觀察後再說。我們又聊了幾句,他饒有興趣跟我談了關於跟達能合作的意向,最後叮囑我一定要保重。
剛掛上,我就接到了馬胖子的電話,他先是假惺惺地關心了我之後,告訴我不急著上班,多休息,然後突然壓低了聲音說:“老蕭,這裡還有一個超級大單要等你操作,別人我還真不放心。有多大?該職位年薪五百萬。”
17
胥江祖廟位於三水蘆苞鎮北郊。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是三水最古老的寺廟建築。歷經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清嘉慶和光緒年間多次重修。祖廟由北座觀音廟、中座武當行宮以及後加築的南座文昌宮組成並列的三座建築群體,佔地面積近千平米。
我一路驅車從廣州來到此地,路上田野風光令人心曠神怡。近日的廣州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灰色的城市,全城被一種肅殺的氣氛籠罩著,壓抑無比。酒肆及夜場都門前冷落車馬稀,人們甚少聚眾,公共場所人煙荒渺。我一時上不了班,朋友若是聚在一起,話題裡三句話都離不開非典,甚是無趣。
前日我試圖聯絡一下伍嶽,發現他手機已處於停機狀態,不知道這傢伙現在在做些什麼。從杭州回來前的那個晚上,實際上我已經把伍嶽的這條線與喜洋洋集團搭上了。我相信,如果賓主可以相容的話,倒真是將遇良才。我發了封電子郵件給他,告訴他有重要事情相商,請他見信後即刻跟我聯絡。
早就聽朋友講過胥江祖廟,只是苦於平時抽不出時間。現在閒來無事,於是隻身前往,心情居然也隨著遠離城市好將起來。
我將車停在廟外泊好,取了件外套搭在手上,漫步踱了進去。
三廟均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山門和大殿是標準的硬山頂三花風火山牆。山門面寬三間、大殿面寬、進深皆三間,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木構樑架結構。三廟有橫門相通,通道隔一弄,南弄題“奎光”。北弄題“鬥曜”。
我對古剎名寺素有研究,於是饒有興趣,細細看來。三廟六條屋脊上,分別飾有陶塑花脊。其中多以古典戲曲和古老傳說內容為題材,塑造了眾多人物、山水、花卉、鳥獸和珠寶等,釉色鮮明,形象生動,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署名文如璧製作,似乎是清朝光緒年間所塑。
轉回正殿,武當行宮山門屋脊的兩龍爭珠,栩栩如生。屋脊還保留部分清咸豐年間塑造的石灣陶瓷裝飾,據說為現存於建築上石灣陶塑之最早者。五光十色的花脊,使這幾座古廟顯得雍容華麗,氣勢磅礴。武當行宮門前置石獅一對,連座高2米,為明末清初石雕,刀法古雅凝練,形態威武傳神。山門前石簷柱刻有一副以工整楷書書寫的對聯:“五馬環回,玉鏡水通聖井水;三峰鼎峙,龍坡山接武當山”。次間石雕蝦弓式攀間樑上各置了小石獅一頭。
觀音廟山門簷廊結構、木雕與武當行宮略同。其簷柱聯為:“法宇配龍坡,彷彿普陀氣象;蓮臺朝玉鏡,依稀西竺規模”。三廟山門簷廊牆上畫有多幅壁畫。山川人物,惟妙惟肖;“竹林七賢”,令人叫絕。
武當行宮大門額上懸掛一塊珍貴楠木鏤花豎匾,上鐫“武當行宮”四個隸書貼金大字,字型端莊渾厚。門兩旁有一副轉錄蘇東坡作品的木刻對聯:“逞披髮仗劍威風,仙佛焉耳;有降龍伏虎手段,龜蛇云乎?”語氣幽默。山門金柱上橫懸一巨型匾額。正楷書:“天樞星拱”。為咸豐年間順德翰林遊顯廷題。內牆壁畫琳琅滿目。大門頂牆上一幅水墨雙龍。畫面僅現龍頭、龍尾和部分身腰,在蒼茫雲水間呼嘯翻騰。三廟天井院落兩旁的“女兒牆”上均飾有各長6米精巧逼真的陶塑、灰雕。細細看去,內容有“三國”、“水滸”,還有完整的“韓熙載夜宴圖”。
武當行宮內的裝飾手法更為奇巧:在灰雕的背後以玻璃鏡墊底,在陽光照射或雨水沖刷下,閃閃發亮,使灰雕的山水人物故事,更具華麗色彩。三廟天井皆為麻石鋪砌。天井庭欄及上大殿石級護欄上均有明代“三羊啟泰”、 “麟吐玉書”、 “雙鳳朝陽”等祥瑞畫面的石浮雕,其雕刻玲瓏工巧、刀法古雅。
武當行宮天井靠近大殿石級左下方有水井一口,石井欄上刻有“金沙聖井”四字。相傳此井井水清冽不涸。香客到此大多恭飲一杯,以求消災除病,延年益壽。
轉過水井,進入偏院,參天大樹鬱鬱蔥蔥,雖是初春時節,但是南國氣候,四季常綠。大樹之下,有一石桌,桌旁一雕花木椅,椅上坐著一人,面目清秀,眉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