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是需要專門的人去做的。”但是,現在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對病人根本沒有人文關懷。

我常常在醫生下班的時候向他們提問,後來李大夫說,其實他們很不願意說這些。大多數醫生日常生活中很少說醫院的事,醫生並非冷血動物,尤其是那些工作不久的年輕醫生,他們也會因病人的病情高興或者難過。

下面的文字是我看到的一篇兒科醫生的自述,我摘錄如下:

幾年兒科幹下來,我們已經“變態”了,早晨交班,報告幾號床死了,我有時會舒心地苦笑,不是我冷血,而是心理上有一種解脫感。我經常盼著早一點下班,就是希望那些奄奄一息的孩子,在用盡辦法後能平安度過危險期,我常常下了班像逃跑一樣離開,是不願看著那一雙雙忽閃忽閃將要閉上的眼睛。

還有護士,在醫療行業中護士是醫生最好的搭檔,是醫囑的執行者,醫生檢查患者並下完醫囑後,除了特殊處置,80%的觀察治療和康復護理是由護士來完成的。執行得好與壞,關乎病人的康復,容不得任何差錯,而這些是醫生們無法替代的。

而護士普遍缺編是中國醫療的普遍現象。以一頂二或以二頂三,護士的勞動強度超乎想象,每隔三四天就輪到一次夜班,護士值夜班頻度之高,是女性從事的各種行業之最。而作為女性的雙重責任——家庭責任和工作責任來說,護士的付出比醫生還要多。

醫生護士每天要面對疾病和死亡,面對許多無能為力的挫敗和傷感,面對患者的調皮或挑剔,面對著低薪大強度的工作,甚至還要面對來自患者不解的質疑和謾罵,還要時刻保持微笑。

我住院的時候,實習護士小曾只有18歲,儘管小曾獲得大家一致的讚揚,但仍不免有苛刻的病人對她表示不滿,一位住院時間較長的大姐勸那個病人:“行啦,別那麼苛刻,你想想,如果是你閨女,十###歲還跟你撒嬌吶,你捨得讓她端屎端尿嗎?人家爹媽要是看見了不心疼?”

面對這個病態的社會,我更加希望救死扶傷的醫生護士能夠健康,因為他們的健康關係著更多人的健康,我這裡說的是心理健康。其實醫生護士也需要心靈上的關懷,需要心理醫生。當然,我說的是救死扶傷、有職業道德的醫生護士,那些草菅人命、唯利是圖的“病態”醫生不包括在內。

李大夫和那扇神秘的門(3)

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醫生護士和病人之間,熟悉了、瞭解了,也就能理解、能體諒了。在宣告我病危之後,面對醫生我選擇信任,這也成為我不死的理由之一。我相信我的眼睛和判斷,我相信我的醫生會給我積極的治療。所以我跟易菁說過,“我不能死!我要死了,這些好醫生怎麼辦?”如果我死了,因為成者王敗者寇,他們一定會遭到打擊,會心灰意冷,然後麻木,然後冷酷。

讓人欣慰的是,二病房的醫生、護士並沒有因為這場官司對宋可欣另眼相看。宋可欣依然得到正常的護理和治療。

除了李大夫,還有一個人能不被拒絕地進出宋的病房,那就是影子。

影子告訴我她曾經問過宋可欣:“為什麼總是不出門?”

宋可欣說:“我也想出去,可是門關了這麼久,我出去找誰?怎麼開口啊?”

影子對我說,其實小宋她也想交流,只是不知道如何交流,所以只好不交流。

有人說過,生病是上天留給我們的功課。生病是一次機會,也是一種成長。生病是一場生理和心理的綜合考驗,它不僅考驗患者本人,還考驗著患者周圍的人;而患者及其周圍的人對“生病”這件事的不同反應也會對患者產生負面或正面的影響。

生理上,患者所能做的就是配合治療;積極應對心理上的考驗,才是關鍵。

其實,對宋可欣而言,比她的病情更可怕的,是她心理的病態。作為“知識分子”,我很想跟她說:學問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最大的學問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是我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宋可欣前前後後住院長達四年,一年前她的丈夫就不怎麼來醫院了。影子問她:“你老公怎麼不來?”

宋可欣兩眼看著天花板,毫無表情地說:“夫妻本是同林鳥。”

不久後,在影子的茶話會上,對男人的控訴成為主題。

一箇中年病友說:“男人是有這個毛病,做情人時,對你無微不至,一旦作了老婆,立刻變臉。就像吃肉,沒吃到嘴裡時,他要集中精神,精挑細選,一旦吃到嘴裡,立刻就把目標集中到下一塊兒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