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二位請跟我來。”然後再看看吳三桂,他好象發現我對他也不感冒,冷冷地看著我,我只得勉強道,“你也跟著走吧。”吳三桂哼了一聲,站起身隨著我們出來。
沒辦法,像秦檜那樣的文漢奸你可以又打又罵,可吳三桂這樣的武漢奸就不好處理了,看老傢伙這身板打我三五個沒問題。而且我聽說這老漢奸雖然左投降右投降,但除了最後被清政府剿滅,生平帶兵少有敗績。就連康熙他爺爺都稱讚這老小子勇不可當呢。
顏真卿這時已經知道張擇端是搞美術的,隨即客氣地衝吳三桂拱手道:“這位仁兄還未領教?”
吳三桂淡淡道:“吳某不過是一介武夫,為了一個女人不惜讓數萬將士拋頭灑血,最後依舊是兩面三刀,為人所不齒!”說著狠狠瞪我一眼。
這是個認錯的態度嗎?
顏真卿聽得滿頭霧水,只得敷衍道:“呵呵,惟英雄方能本色,吳兄好氣魄。”
這時張擇端跟我說:“小強身為仙庭代言(那會就有這詞了?),必是書詩雙絕,不知有什麼大作傳世,也好讓我等瞻觀學習?”
擠兌我?我尷尬道:“這怎麼話說地,我就是一白丁……”書詩雙絕有叫小強這名的嗎?張老頭也真夠木的。
張擇端還想再問,顏真卿已經看出我有點不自在了,急忙打圓場道:“小強賢弟真是謙虛,日後再行領教。”
上了車我回頭跟張擇端說:“張老,您那幅《
河圖》傳到後來好象已經有點不全了,您是不是利用來一幅?”
張擇端毅然搖頭道:“同人不同畫,那是畫師的基本操守。”後來我琢磨了一下他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一個畫家如果憑藉一幅作品成功了以後,如果只會不斷重複原來的內容地話那是對藝術生命的浪費。畢竟藝術家是要搞創作的而不是搞製作的,看來想讓老頭重現《清明上河圖》不大現實了,就算能畫出來也會靈氣不足。
—
張擇端望著車外的車水馬龍痴痴呆呆道:“此間繁華,就可入畫。”
我嚇了一跳,忙說:“您別把靈�